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美巴關係處於崩潰邊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08]     我要評論

張敬偉

 上月26日,北約軍隊突襲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兩座邊境檢查站,造成24名巴基斯坦軍人死亡,美巴關係迅速緊張。巴國內掀起強烈的反美聲浪,壓力之下,巴基斯坦政府對美作出強烈回應。一是切斷北約從巴基斯坦通往阿富汗的補給運輸線;二是拒絕參加在德國召開的阿富汗國際會議;三是要求美國撤離在巴的一個空軍基地;四是拒絕參加美國組織的突襲事件調查。巴陸軍參謀長基亞尼甚至發表公報稱:「如果受到任何襲擊,你們(邊境哨所的指揮官)有利用一切可用資源作出強力回應的全部自由。你們無須為此獲得任何許可。」

美巴十年反恐同盟可能瓦解

 輿論分析認為,美巴脆弱的信任關係因為這場襲擊而消失殆盡。更有媒體悲觀認為,美巴十年的反恐同盟可能因此瓦解。

 對於此番襲擊事件,美國總統奧巴馬一再強調絕非蓄意針對巴基斯坦,並對突襲中死亡的巴基斯坦士兵表示哀悼。但從美國傳來的消息是,美國務院曾經建議奧巴馬道歉,可奧巴馬並沒有如此做。這意味著,奧巴馬對這個反恐盟友並非真正的尊重。

 事實上,北約軍隊對巴基斯坦的突襲並非「突然」,而是有著現實的美國邏輯。早在去年5月份,美國就派遣特種部隊進入巴境內擊斃了基地組織頭目拉登。對於美國軍隊不顧巴基斯坦主權的跨境行動,當時巴國內已經激起了反美情緒。弔詭的是,對於自己侵犯別國主權,尤其是對自己反恐盟友的粗暴做法,美國政府不僅沒有向巴基斯坦表達歉意,反而引起美國國內對巴基斯坦的指責,指其對拉登提供庇護。甚至,美國直指巴基斯坦情報機構和軍方和基地組織有牽連。

 由此可見,北約軍隊突襲巴基斯坦邊境檢查站,或是認為這兩個檢查站和塔利班分子有勾連或是懷疑和基地組織有染。沒有情報來源,美國主導的北約軍隊絕不會擅自行動。即如美軍擊斃拉登之後,奧巴馬總統當時所炫耀的那樣,美國無所不能。隨著美國所謂的調查,很有可能把提供虛假情報的情治單位作為替罪羊。

 因此,巴基斯坦的民意憤怒是可以理解的,巴政府和軍隊也不敢輕易向美國低頭。畢竟,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反恐戰爭中給予美國強烈支持,給美國和北約軍隊提供軍事奧援,但美國對巴基斯坦存在著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情緒。

美國過河拆橋恐禍己身

 這種不信任情緒會持續下去,一直到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更為危險的是,由於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地緣關係和宗教聯繫,北約軍隊的突襲行動只會誘發巴國內同情塔利班的情緒高漲,尤其在巴阿邊境地區,北約圍剿塔利班的行動將變得更加艱難。而這,又會為美國國內的反巴勢力提供口實,倒逼奧巴馬政府製造更加匪夷所思的跨境行動。故而,北約軍隊的突襲行動不僅愚蠢,而起拉開了巴阿邊境的「潘多拉」盒子,將美巴關係變得危險難控。

 尷尬的是,在即將迎來的大選年,隨著美國國家戰略從中東反恐到亞太地區的轉移,美國會越來越輕視巴基斯坦這位反恐盟友。過河拆橋,始亂終棄,向為美國的機會主義策略,美巴關係恐怕也難逃這一魔咒。

 然而事件的發展恐怕不像美國所預料的那樣。阿富汗的局勢並未平穩,塔利班的勢力還在擴充中,若丟掉巴基斯坦這個反恐盟友,可能會導致恐怖主義死灰復燃。值得警惕的是,從北非到中東,一場來自伊斯蘭世界的革命正風起雲湧,這場看似美式民主的勝利,實則隱匿著極端宗教勢力借西式民主登上政治舞台的風險。美國以為反恐戰爭勝利在望,即可過河拆橋,不把巴基斯坦這樣的反恐盟友放在眼裡,實際上是斷了自己的戰略反恐後路。

 當然,由於美國的阿富汗戰事還未終結,巴基斯坦還有相當的利用價值,加之巴基斯坦還需要美國的援助。若奧巴馬總統低下高貴的頭顱,美巴緊張關係或可緩解,但兩國之間的信任不可能恢復到以往。

相關新聞
來論:公民黨禍港殃民 民望必然「插水」 (2011-12-08)
廿四味:美領事再次吹響了反對派的集結號 (2011-12-08)
大學校長不是「政治和尚」 (2011-12-08)
美國的外交哲學 (2011-12-08)
青年須防被別有用心者利用 (2011-12-08)
止戈為武:年終演習透露軍事鬥爭準備脈絡 (2011-12-08)
美巴關係處於崩潰邊緣 (2011-12-08)
來論:美駐港總領事干預香港事務欲蓋彌彰 (2011-12-07)
美緬關係戲劇性轉變的思考 (2011-12-07)
歐債泥足深陷 中國從中尋機 (2011-12-07)
公民黨等激進反對派的排他性 (2011-12-07)
為理明言:完善托兒服務 製造雙贏局面 (2011-12-07)
花園街排檔應盡早實行朝行晚拆 (2011-12-07)
廿四味:民政事務專員和區會職能不妨提升 (2011-12-06)
來論:公民黨阻大橋禍港 豈一個賴字可卸責 (2011-12-06)
陶君行出選九龍東一場激鬥 (2011-12-06)
自留地:基辛格力求共處 奧巴馬劍走偏鋒 (2011-12-06)
西方走廊:俄美「格鬥」由幕後跳到前台 (2011-12-06)
營造互利共贏的中西方關係 (2011-12-06)
指點江山:成名是科大副教授還是極端職業政客? (2011-12-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