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
中西方之間儘管交往歷史很長,但真正的碰撞與交融只有從鴉片戰爭起到現在的一百多年時間。正是在這一百多年裡,中西方關係可謂滄海桑田。過去中國受西方列強的任意宰割,國家被瓜分豆剖。今天,中西方之間的不平等歷史已經被徹底改寫,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綜合國力迅速提高。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二大貿易體,外匯儲備高居世界第一。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和二十國集團的重要成員,在世界政治、安全、經濟事務中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西方交往與合作的變化
中西方關係的一個巨大變化是中西方交往與合作的變化。過去,中國在西方國家對外貿易投資中的比例無足輕重。今天,中國和美歐互為最主要的貿易投資夥伴。中國是歐盟第二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是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中國對西方國家的投資近年加速增長,特別是英國,非常看重和歡迎中國企業投資。按年度計,中國對英投資在英國投資來源國中已經排到第7位,在倫敦投資的企業數量已居各國第三。
中西方人員往來和人文交流的頻繁和密切亦是前所未有的。中英之間每天至少有13個直飛航班,中美之間每天有9000多人往返於太平洋兩岸;中國在英國留學生數量有12萬,在美國約有13萬;孔子學院在英國有17所,在整個歐洲有120所,在美國也有70所。
在國際事務中,過去西方不認為中國有什麼發言權,後來把中國看成一個地區性大國,今天西方越來越認識到,中國是一個全球性大國,許多全球性事務和國際熱點問題的解決離不開中國的參與和支持,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穩定也離不開中國的作用和貢獻。因而,中西方在國際事務中的磋商與協調現在非常緊密。
中國要發展,離不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這也包括離不開與西方國家交流與合作。一個良好的中西方關係,不僅造福中國與西方國家人民,而且對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至關重要。近年來,中國與歐盟,包括英國都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國也與美國共同致力於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
從另一個角度看,中西方關係的發展並不穩定,分歧、矛盾時起時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一是西方的心態問題。西方自從與中國交往以來,長期面對的是一個弱勢的中國,形成了居高臨下的思維慣性,如今中國強大了,西方要重新擺正自己的位置,一時很難適應,擔憂和焦慮感上升。他們的邏輯就是「國強必霸」,他們擔心中國會與他們爭奪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權,要與他們在世界範圍內爭奪資源和能源。
「中國威脅論」不攻自破
近幾年,西方先後推出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比如中國「軍事威脅論」、「經濟威脅論」、「能源威脅論」、「環境威脅論」、「文化威脅論」等,今年的一個突出論調是中國「網絡威脅論」,無端指責中國發動網絡攻擊、搞網絡間諜。西方也對中國與非洲發展正常的經貿合作感到緊張,拋出所謂的「新殖民主義論」。
「中國威脅論」沒有事實根據,不攻自破,西方又提出「中國責任論」,給中國戴不切實際的高帽,如「G2」、「CHIMERICA」等,要求中國在世界經濟、氣候變化、國際發展等問題上承擔超出自身能力的責任。這正如魯迅先生當年提醒國人的,世上既有「棒殺」,也有「捧殺」。
中西方產生問題的另一個原因是西方不能正確對待中西方的「不同」。中西方制度不同,這是客觀事實,是由各國的歷史和國情決定的,本身無可厚非。但西方有種「模式優越論」,只認為西方的制度是先進的、放之四海而皆準,只認為西方的「三權分立」、「一人一票」才是民主。
西方總是以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總想把自己的一套強行推銷給別人,因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看不到中國的經濟、政治全面改革開放,看不到中國社會的多元及富有活力。西方對自身弊病也長期疏於檢討,直到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並持續演變,西方才認識到自己經濟、社會和政治制度中存在的種種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