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衡在城大的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主力研究天線。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文倩 攝
——屢獲科學獎證「有前途」 鼓勵港生投身打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在香港要靠科研出人頭地,有人認定這是痴人說夢,但在港土生土長的香港城市大學高級工程師黃衡,卻堅定走著科研的「窄路」,在無線網絡的天線設計上全情投入。這位屢獲科學獎項的年輕工程師,去年獲國際名校史丹福大學邀請,參與為期1年的創新研究,並指導當地的博士研究生設計先進的天線。黃衡承認香港的科研並不發達,「但也因此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用實力證明港產人才不乏出路,同時鼓勵年輕人加入,為科研夢打拚。
曾參與研究2008年四川大地震其間救援人員使用的「北斗一號」衛星導航定位儀、去年獲國際天線與傳播研討會的青年科學家獎、獲提名「2011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別看35歲的黃衡在科研方面大有成就,但原來他一開始根本沒有打算走上科研路。
打工感港電子發明少
與大多數港生一樣,黃衡在城大電子工程學本科畢業後就脫離科研,找了份電子銷售工程師的工作,到不同公司了解他們對電子產品的需要,「當時我發現,香港的電子發明不多,基本上沒有本土的牌子,所以我就想造些『Made in Hong Kong』(香港製造)的電子元件」,加上老師的勸導,他在1年後就重回城大修讀研究碩士,踏上科研之路。
在眾多的研究範疇中,黃衡挑選了天線設計,原因可以用「必要」二字來概括,「在我讀本科的年代,一開始班上只有一兩個人有手機,到畢業時幾乎全班都有,可預計到手機在將來是必需品;而在通訊系統中,天線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必要的元件,要研究就研究必要的事物,所以我就決定研究天線」。
構思變實物非常滿足
剛開始,黃衡還未確定自己是否想做科研,家人亦態度持平,但「到了快要讀完碩士時,發現做科研能夠學以致用,看著自己的構思變成實物時,覺得很有滿足感,那時候才真正確認下來」。
做任何事都有苦有樂,剛開始做科研,黃衡也感到很大壓力,「我們收到題目後,就要開始解決問題,一天未解決到,壓力就一天都存在」。但他慶幸自己所在研究團隊能互相扶持,「後來發現問題有時是沒有答案的,要從另一個角度再去看待,心態自此就放鬆不少」。
美生研究態度較積極
黃衡現於史丹福大學研究生物醫學通訊系統,主力研發一些能放置在人體內的天線,並指導當地的博士研究生。相比兩地學生,黃衡指兩者能力相若,而港生大多都具備很強的觀察力和創造力,但他們通常把實驗、科研當做大學學習過程中的一環,畢業後就另外再找工作,「但美國學生不同,當他們進行研究時,已開始想著不如就拿這項研究去開間公司、申請專利,態度上積極得多」。
港科研發展優勢日增
至於科研環境,黃衡認為香港其實亦有很大優勢,而他自己也打算長遠以香港做科研發展的根據地,「香港的實驗室設備有時比美國還要好,尤其自香港回歸後,本地科研人員多了機會做國家級的研究項目,無論在科研題材的選擇及資金都有所增加」。他表示,在香港除了金融以外,做科研也大有出路,「當然,有多少收穫,就要看自己付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