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月1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債務危機會引發中美戰爭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1-14]     我要評論

廖湘琨 亞洲知識管理學院

 全球經濟正處於嚴峻險境,歐美都陷入債務危機的泥潭中,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持續在高位徘徊。沉重的債務負擔,使歐美國家都需要推行緊縮經濟政策,削減財政赤字,全球經濟難言樂觀。

美國債務問題不容忽視

 美國與歐洲的債務問題,究竟誰更嚴重?

 當全球市場焦點都集中在歐債危機上,卻忽視了美國債務問題的嚴重性。目前,美國的國債高達14.58萬億美元,是GDP的107%,歐元區的整體負債率只是80%。

 去年7月,民主黨和共和黨就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爭執不休,最終在8月2日最後限期前達成協議,避免了300億美元的國債違約發生。但是,美國的債務危機解決了嗎?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美國很多州、縣、市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逐漸暴露。截至2011年10月底,美國地方政府的總債務超過2萬億美元。由於未能償還42億美元的債務,美國阿拉巴馬州傑斐遜縣於11月9日申請破產保護,這是2011年收到第4個地方政府破產案,更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政府破產案。

 事實上,美國的債務問題比起歐元區的國家,情況更為惡劣。如果將聯邦政府、地方政府及私營部門的債務加總,美國債務總額在2009年已經佔GDP的247%,是全球最大的負債國。

可能要靠戰爭轉嫁債務危機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美國在1929年發生金融危機,股市全面崩潰,全球經濟陷入十年的大蕭條,負債率超過100%。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能走出經濟衰退。從1941到1945年的戰爭期間,美國的經濟增長率平均為12%,債務問題也因為經濟增長迎刃而解。從1946年到80年代,美國的國債佔GDP的比例從120%,下降到30%。

 由此可見,除非美國能發動一場戰爭,並通過戰爭來刺激經濟增長,否則美國經濟增長乏力,債務危機將繼續加深。戰爭可以推動軍工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透過「乘數作用」促進經濟增長,這與凱恩斯理論的擴大公共投資來刺激經濟有異曲同工的效應。那麼,美國豈非有發動戰爭的必要性和積極性?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戰敗被迫簽署《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需要向法、英等國賠償,因而債台高築,經濟陷入困境,納粹主義抬頭。希特勒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希望打勝這場仗,把債務一筆勾銷。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外匯儲備約3.2萬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是美國的國債和機構債券,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中國持有1萬多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如果按10年期的3%債息率來計算,美國每月就要給中國支付30億美元的債息。

 在全球經濟衰退之際,中國手握大量的美國國債及機構債券,而美國就像當年納粹德國的境況,因而有異曲同工之「不妙」。那麼,債務危機促成戰爭爆發模式,是否會歷史重演?

 最近,美國高調宣佈「重回亞洲」,主動聯絡冷戰時期的盟友,對中國進行經濟、政治及軍事的圍堵。

 奧巴馬在最近的APEC峰會上,積極推動《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企圖把亞太地區的國家納入其經濟框架,但中國卻沒有被邀請加入談判,藉此架空中國在APEC的影響力。

 此外,美國更把TPP和軍事關係結合,並以美、日、澳3國軍事聯盟為主軸,強化與韓國、東協及印度的關係,通過製造「南海危機」進行聯合軍演,在澳洲擴大駐軍,似乎是一種軍事戰略的佈局。

 那麼,美國是否打算向中國發動軍事戰爭?

 戰爭與經濟存在一種複雜的辯證關係,從歷史經驗來看,戰爭似乎可以促進美國的經濟增長,解決債務問題。但是造成美國債台高築的原因,也似乎以戰爭居多。

 長達10年的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使美國債台高築,軍費開支佔國債的四分之一,今後還要花費大量的醫療和殘疾福利開支。況且,中國也沒有石油可以掠奪,由於長途補給的軍費開支很大,美國攻打中國的戰爭成本必然更高,不符合經濟效益。

借輸出通脹「賴債」

 美國對中國進行經濟、政治及軍事的圍堵戰略,主要目的如下:

 1. 在政治上拉攏亞太地區的國家,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在人民幣匯率上讓步,藉此降低美國的債務;

 2. 在軍事上透過軍備競賽,製造「南海危機」,向亞洲國家推銷美國武器,為衰弱的軍工業輸血,刺激經濟增長;

 3. 在經濟上給中國製造麻煩,阻止中國的崛起,以便發動匯率戰爭、貿易戰爭、綠色戰爭及知識產權戰爭等「經濟戰爭」。

 事實上,美國根本無需要向中國發動軍事戰爭,只要透過輸出通貨膨脹的方式,就可以「賴債」。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的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指出,6%的通脹率就可以使美國國債與GDP的比例,在5年內降低20%,而且這種做法在美國歷史上經常被使用。

 美國發動越南戰爭,從1964到1972年期間,龐大的軍費開支,使美國出現巨額的財政赤字及債務,迫使美國宣佈放棄《布雷頓森林協議》把美元與黃金脫u,狂印美元來支付債務,導致美元大幅貶值。

 美元是國際主要貨幣,在輸出通貨膨脹具有特殊優勢,美元疲弱有利於美國出口貿易,這也是中國特別關注美國聯儲局下一輪「貨幣量化寬鬆政策」(QE3)的原因。至於何時推出、何等規模推出等,則要視乎美債危機的嚴重性。看來,中國手持的美國國債,將會不斷貶值。

 中美兩國在經濟方面的相互依存,在全球性問題上存在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例如美國需要繼續從中國進口低廉的消費品,否則美國的物價必然大幅上漲。此外,美國企業在中國也有大量投資及商業利益,美國商人會問:為什麼我們(美國)要與中國打仗?我們(美國)的投資怎麼辦?當然,中美關係發展必然會展開戰略探底的博弈;中美關係將在既鬥爭又合作的「對立統一」過程中繼續發展。只要中國在戰略利益作出讓步,中美衝突甚至戰爭的可能性將會大降。

相關新聞
《華爾街日報》為鍾庭耀出聲所為何事? (2012-01-14)
林孟達為公民黨鳴冤乃秋蟬哀鳴 (2012-01-14)
債務危機會引發中美戰爭嗎? (2012-01-14)
歐盟金融交易稅面臨挑戰 (2012-01-14)
保障本地孕婦權益 (2012-01-14)
政經人語:建制派上位新人慎防自滿 (2012-01-13)
頂天立地:公民黨並沒有遵守「的士站原則」 (2012-01-13)
大學生看港人身份認同 (2012-01-13)
鍾庭耀才是無中生有 (2012-01-13)
西座內望:何俊仁馮檢基立會部署故佈疑陣 (2012-01-13)
反對派「特首初選」是政治鬧劇 (2012-01-13)
來論: 「香港人意識」與「去中國人意識」有本質區別 (2012-01-12)
管見集:公民黨金蟬脫殼之計怎會成功? (2012-01-12)
實事璆事:跨境民生大門尚未完全打通 (2012-01-12)
論網絡新世代 (2012-01-12)
圍堵名店禍及無辜 (2012-01-12)
歐債危機對匯率市場的影響 (2012-01-12)
龍聲飛揚:把香港人和中國人對立不合邏輯 (2012-01-11)
明刀明槍:公民黨一班禍港「訟棍」為什麼不能批評? (2012-01-11)
政經多面體: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傳達的訊息 (2012-01-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