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今講台:木棉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22]     我要評論

吳羊璧

 春天,是百花盛放的季節。香港是南方,天氣暖,春天來得更早。或者可以說,香港是四季常綠,四季都有花開。最常見的是大紅花,好像甚麼時候都可以從容開放。

 多開一些花,春意更濃,更熱鬧。

 在中國,北方是冷的,春天還是很冷。傳統上,人們這時欣賞梅花,因為梅花不怕冷,在寒風中早早綻開,向人們報告:春天來了,是百花齊放的日子了。不過,別的花還沒有盛開,梅花也不是遍地都有,要在寒風中踏雪去尋梅。這固然很有雅意,找到了早開的梅花就迎到了春天。不過,百花齊放的日子還在後頭。

 在香港,是桃花為人們報告了春意。

 我記憶中,多年前的事了,灣仔一家茶樓的樓下大廳,每年都會買來一大株的桃花。桃枝伸延,大廳裡顯得滿是桃花,春意盎然。

 不論是梅花、桃花,反正為人報告了春意,都是令人高興的,寒冬已過春天來。

 北方重視梅花,南方重視桃花,這都是地域的關係,重點都在報春。北方,一枝梅花是春天的開始,南方,桃花熱鬧地開放,是春色已到了每一角落。甚麼地方有甚麼地方的花,以她們的方式報春,人們要感謝每一朵花朵,一朵朵的花朵,集合成了多姿多彩的春天。

 但是,說起春天的花朵,我尤其喜歡木棉花,木棉是高大的樹,高高的樹上開滿了紅紅的大花朵,又美麗又壯觀。不知道香港的市花為甚麼是紫荊花而不是木棉花,紫荊花不是不好,但木棉不是更好嗎?

 我曾長時間住過郊區,那裡有一個地方,聚長了好幾株木棉。木棉花開的日子,我也特別想念那個地方。

 其實,一個地方有幾株木棉,對於我來說,還不夠滿足。我老是希望,香港有一片地區,或多個地區,出現多些木棉,成為「木棉林」。不過,曾聽到一個說法,說木棉是很難生長成堆的,因為木棉的特性是要長得比旁邊的樹都高(因此又有名「英雄樹」),都爭高的木棉,就不容易聚在一堆,更不容易成片成林了。我希望這個說法不是真的。

 不管木棉是不是不容易靠緊在一起生長,只要知道它們的特性,給予它們之間合適的距離,總是可以種出一小片一小片的木棉林的(能夠種一大片當然更好)。不過我想,要緊的是使香港多個角落都有木棉,使香港成為木棉城。

 木棉城,這個名字就有一種自豪感。木棉是英雄樹,香港如果能夠成為英雄城不是很好嗎?

 木棉是南方的花樹,不只香港有。我小時在鄉間(也是在南方,小城),上學的時候要走一段路,覺得這條路好長(也許那時小,特別覺得長),不過在中間一段路,有幾株高大的木棉樹,走到那一段路,就覺得特別開心。大暑天,固然喜歡有樹蔭,木棉盛開的時候,那一片景色就更令人留戀了。走向那幾株高大的木棉時,遠遠望見高大的樹開滿紅紅的花,就給人帶來一點特別的感覺,怎麼說呢?說是興奮可以,說是多謝它的樹蔭也可以。有時,還在地上撿起落下的木棉花朵。花朵那麼大,每一瓣又都厚厚的,掂在手裡竟可以說是沉甸甸的感覺。這種感覺現在似乎還留在掌上。

 我喜歡木棉花。我更希望香港能成為木棉城,早一點,快一點。

相關新聞
陳曉蕾 從生態書寫開始 (圖)
新書劇場秀
要刊書事:Time《時代週刊》13/02: (圖)
要刊書事:Newsweek《新聞週刊》13/02: (圖)
要刊書事: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11/02: (圖)
要刊書事:The New Yorker 《紐約客》13/02: (圖)
歷史與空間:新春登臨函谷關 (圖)
古今講台:木棉城
生活點滴:給自己一段悠閒的時間 (圖)
古典瞬間:朱元璋的「最高指示」 (圖)
來鴻:夜半情思
百家廊:城裡的書店 與 一種生活品味 (圖)
翠袖 乾坤:雲妮侯絲頓的喜與悲
琴台客聚:梧桐頌
古今談:天地不仁
生活語絲:老人善忘
隨想國:緣生意轉
路地觀察:當向田遇上吉田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