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佑銘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新特首順利誕生,建制派的「大和解、大團結」課題擺在面前,特別是經過一場火花四起的特首選舉後,如何彌合選舉期間建制派陣營的種種分歧,不但關係本港社會的團結,更攸關新一屆政府能否有效施政。事實上,在「一國兩制」事業之下,建制派的利益是一致的,推動建制派大團結,既是新特首責無旁貸的任務,也是建制派顧全大局的應有之義。新特首在組班時應任人唯才,「唐營」、現有問責團隊以至過去曾反對過他的愛國愛港人才都應考慮,在施政上更要體現包容兼顧原則。而建制派也應積極與新特首良性互動,建言獻策,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
梁振英在當選後隨即表示,選舉期間,戰況激烈,難免火花四起,但選舉已經結束,合作應該馬上開始。選後開始合作,是成熟民主社會的遊戲規則。西方選舉競爭激烈,但也經常看到選舉時的競爭對手在選後變成合作夥伴的例子。而梁振英在當選後亦馬不停蹄與不同界別的團體會面。
內耗不利香港 包容展開合作
香港回歸15年,政治爭拗不斷,社會內耗不止,許多大型基建因政治內耗而拖延,導致成本上升,競爭力削弱等後果。香港內耗互鬥,已經嚴重影響社會和諧和經濟發展。折騰、爭拗、分裂,從來不是社會之福,目前本港經濟表面上保持平穩增長,失業率更處於近年低位,但在內部卻存在不少深層次問題,包括經濟轉型緩慢、跨代貧窮、基層市民生活艱難、社會流動性不足、中產階級處境困難、市民養老前景不明、低文化低技術勞動力就業機會減少,等等。
要妥善解決這些問題,不但要求新任特首能夠對症下藥,提出相應措施,更重要的是社會必須凝聚共識,團結一致,才有望解決。在關係本港切身利益的事項上,在關係「一國兩制」偉大事業的發展上,建制派的利益是一致的,彼此之間沒有不能彌合的分歧。因此,在特首選舉後立即推動社會「大和解」是建制派不容推卸的責任。這不但為2017年的特首普選樹立良好的典範,避免今後每一場選戰之後都造成難以彌合的社會分歧與嫌隙,而且也有利於本港社會重新出發。
對新任特首而言,現時有兩項工作需要處理:
第一,組班要任人唯才,德才兼備,以包容的態度吸納各界的人才,當然包括「唐營」的人才。事實上,西方選舉從來不乏招攬競爭對手以至其班底的慣例。例如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奧巴馬和希拉里在民主黨初選內鬥得難分難解。奧巴馬勝選後,隨即委任希拉里為國務卿,而不少本來支持希拉里的共和黨人及參眾議員,在選舉後亦獲得奧巴馬的任用,使民主黨迅速走向團結,也令到新屆政府能夠廣納人才。
唐英年的競選班底,涉及社會各界的精英,既有商界人士,也有熟悉政府運作的前高官,匯聚本港的精英階層,將這些人才吸納入新政府,對於加強政府施政,廣納各方意見,處理各種深層次問題都有積極作用。因此,新特首在組班時應以愛國愛港、用人惟才為原則,注意吸納「唐營」的人才加入新政府,既可顯示新特首團結建制派的胸懷,也有利新一屆政府施政。
招攬唐營人士吸納唐營政綱
第二,在施政上必須體現包容兼顧原則,充分參考及汲取「唐營」的政綱,從中取長補短,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政綱。梁振英在當選後表示,會以謙卑感恩之心,肩負當選特首重大的責任,與市民一起共謀對策。唐營人士以工商界、金融界為主,在財金、經濟等政策上有不少真知灼見,加上唐營人士由於長年從事有關行業,對行業的情況及不足都瞭如指掌,所提出的建議也更有針對性及可行性。
梁振英應多聽「唐營」的工商界、金融、商界支持者的意見,通過吸收其中可取的內容,一方面可令新任特首的政綱及施政藍圖更加完備,而且也顯示新任特首積極回應「唐營」人士的訴求。正如梁振英在選舉中提到:「一張摺婣、一本簿、一支筆、一顆為民服務的心,溝通的大門永遠打開。」
建制派應顧全大局積極配合
梁振英在成功當選後,已經接見了多個建制派不同界別的團體,了解各界別的情況,展示了合作的誠意。各建制派的團體尤其是「唐營」的人士,也應善意回應,一方面應主動向新特首建言獻策,完善施政藍圖;另一方面應主動與新政府合作,增強溝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為「一國兩制」的大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