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彥
梁振英當選後即落區親見市民和財經、商界、專業團體,馬不停蹄,促進大和解的工作從未停過。選舉過後有民調更指近6成受訪者接受他當特首。與此同時,工商界人士也紛紛對梁振英和新一屆政府表示了繼續合作的願望,而且逐漸接受梁振英的政綱和施政理念。如此種種,正好說明社會已用行動對梁振英的當選投以信心,寄以厚望,比起反對派中的某些人日唱夜唱梁振英民望低,實際的社會信心更有說服力。
特首選舉完結後,當各界正憂慮如何化解選舉期間的社會矛盾時,候任特首梁振英不負眾望,即時往訪各界和落區,全力發揮候任特首的角色,為社會大和解早做功夫,可謂親力親為又親民。可惜反對派中的某些人沒有改變其「為反而反」的作風,對親民候任特首,當選後至今仍著力攻擊他所做「虛偽」,堅持在社會上塑造他「低民望」的意識策略,違背他獲6成民意接受的現實,屢屢以不公平的觀點誇大他不獲各界支持的假象。然而梁振英真金不怕火煉,只要堅持親民原則,斷沒有不獲支持的道理。
民調:六成人接受梁振英
香港研究協會日前的民調顯示,梁振英當選具民意支持,59%受訪者接受他當選特首,亦有38%受訪者因梁振英當選而增加對香港前景的信心。香港中文大學最新民調結果亦指出,梁振英的整體評分水平合格,其中最高分的一項是其辦事能力,其餘依次為關懷民生疾苦、平衡兩地利益和廉潔公正。
另一方面,梁振英當選後第3日,由3月28日至31日一連4日,馬不停蹄到灣仔、天水圍、觀塘等地,直接和市民握手溝通,聆聽市民訴求,他沒有選擇迂迴方式接觸市民,也沒有迴避示威者的抗議。他到深水埗一唐樓天台出席居民大會時,一名基層市民便指他有勇氣面對群眾,接受批評,市民亦應和他共患難。梁振英亦勇於深入被視為唐營「票倉」的銀行界和5大商會,以求聽取業界對CEPA、「十二五」規劃、粵港合作及香港經濟發展的意見及建議,力盡特首作為中央和香港的溝通橋樑的責任。與會者會後不約而同形容會面具建設性,盛讚梁振英友好坦率,用心聆聽。梁振英這些行為,正好說明他銳意建立特首親民、勇於承擔的新作風。
梁振英即將上京接受任命,在會見工商界和銀行界後,他仍利用清明假期前的機會,繼續約見專業界別人士,尋求他們對落實CEPA的意見。與會的會計師公會副會長趙麗娟便形容,梁振英記得他們每人的名字,感到他十分和善誠懇,而他又要求與會團體提交意見,以便他上京反映,做事態度十分認真。
激進反對派為何反對大和解
對於促進大和解的工作,梁振英至今從未停過。不過,反對派及其傳媒喉舌從來都無視這些情況,近期著力醜化梁振英,把他廣受歡迎的溝通方式扭曲為「做親民騷」。譬如梁振英日前先後拜會曾為唐英年造勢的前行政會議召集人鍾士元,以及曾挺唐的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反對派喉舌《蘋果日報》的報道即形容這是「大和解戲碼天天上演」。此外,梁振英連日落區本為值得鼓勵的做法,反對派評論卻指這是做騷假親民,扭轉民望低的局面云云。反對派4月1日打鑼打鼓批評特首選舉不公的遊行,出席人數不過五千多人,大部分溫和理性的香港人均沒有上街附和。其實,梁振英不管親不親民,反對派總有一堆理由為反而反。
反對派中的某些人胡亂詰責一個願意突破傳統頻頻落區的親民候任特首。不落區便指摘不親民,落區親民了,又譏為做騷,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反對派的思維,從不一致,往往只能讓市民無所適從。
不要忘記,梁振英的民望,一直遙遙領先其他特首候選人,民望高峰時支持度更逾5成,後期雖受負面消息拖累,但他在當選後,民望不跌反升,即反映出市民已消化他選舉時的負面消息。事實上,梁振英在今次有三人競逐的情況下,能取得過半數選票,已經非常難得。此外,工商界人士也紛紛對梁振英和新一屆政府表示了繼續合作的願望,而且接受梁振英的政綱和施政理念。如此種種,正好說明社會已用行動對梁振英的上任投以信心,寄以厚望,比起反對派中的某些人日唱夜唱梁振英民望低,實際的社會信心更有說服力,香港仍然力保穩定,即對反對派做了更為有力的反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