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虹哲學博士 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講師
由特首選戰開始,社會上增加了不同持份者討論十五年免費教育附帶的相關問題。雖然教育局官員以及部分學者仍然質疑全包宴式免費幼兒教育是否可行,十五年免費教育看來是新一屆政府上任後勢在必行的一個重要項目。事實上,社會上各界人士普遍認為全面資助幼兒教育能提升幼師質素、促進幼兒發展及日後的競爭力,從而穩定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地位。到底免費教育是否優質教育的唯一出路?誰更需要15年免費教育?是幼兒還是家長?筆者認為,目前急切需要接受教育甚至是免費教育的其實是香港的家長。
很多媒體都報道過有關一大批瘋狂的香港家長不肯輸,甚至是要贏在起跑線上的心態。教院最新一項調查研究發現,9成多的受訪家長認為幼兒應該報讀課外活動班,並認為課外活動班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但該項調查發現家長為幼兒報讀的課程離不開英語班、普通話班、以及有助進入理想的小學之樂器及運動等技能班。這些父母為子女安排不同名目的活動,但卻不考慮是否會令他們學習疲勞、失去學習興趣,間接令孩子「輸在起跑點」。繼而又為了不讓子女落後,出錢出力盡量惡補,導致子女反感、親子關係破損,長遠影響家庭和諧。
然而,這些課外班的成效欠缺科學化的研究去支持。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去看,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並非只能單靠學校或課外班的過度催谷,而是有賴家長與老師合作,去觀察兒童的獨特性,並培育他們成為一個自主的終身學習者。至於如何達到有效的家校合作,則有賴政府認同並投放資源去推展有系統及科學化的家長教育,例如資助有關家長教育的研究項目、編制有關兒童發展及教養方法的參考資料、以及全面推行家長教育活動等。教育局一向表示重視家長教育,並於一九九三年成立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同時資助家長教師會舉辦家長教育活動。但有本地的研究指出,雖然大部分學校已設立家長教師會,但家長們實際的參與有限,家校合作的真正作用未能得以發揮。
龍年的出生率大增,不少家長對今年出生的孩子將來入讀幼稚園、以至小學均表示十分擔心。可以預見的是,家長們對「龍的傳人」的期望必定很高,而市面上的興趣班及教育中心等亦會大行其道。筆者擔心,當新一屆政府推出更多資助幼兒教育政策,而缺乏同時提供家長教育的話,政府的花費將落入坊間教育服務的口袋中。既然師資培訓是近年幼教界致力提倡的一大改革,基於家長在教育路上的角色及影響,家長教育的全面推行實是不容忽視的一項議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