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漫說西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入齒便作冰雪聲的西瓜。 網上圖片

青 絲

 西瓜是炎夏裡極佳的消暑果物,燠熱的暑天,吃一片清涼多汁的西瓜,那種甘甜沁心的暢快感,真讓人神清氣朗。關於西瓜的來源,古代曾有過不同的說法。如有民間口頭傳說,把西瓜說成是中土原生的瓜果,早在上古時代、神農嚐百草時就已有了西瓜。但這種觀點並未獲普遍認同,大多數的史載筆記、雜記見聞,都認為西瓜是引種於西域,只是在何時傳入中國方面則存有爭議。

 其中較為主流的觀點,認為西瓜是從中東原產地逐漸北移,公元十世紀的時候,契丹征服回鶻,得到了西瓜的種子,開始種植。五代時期,漢人胡嶠為耶律德光所虜,居於契丹七年,後來他趁亂亡歸中原,帶回了西瓜的種子和種植方式,中原遂有了西瓜。這個觀點得到了很多史料的支持。《五代史·四夷附錄》曰:「胡嶠居契丹七年,自上京東去四千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東行,始食西瓜。土人云:『契丹破回紇,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東瓜而味甘,因名西瓜。』」《五代史》的作者歐陽修,就是根據胡嶠以他在契丹的經歷寫成的《陷虜記》,把引種西瓜的功勞記到了胡嶠的身上。

 但是也有一種說法,認為西瓜是南宋之初,洪皓出使金國,被羈押十五年後,返回時從金國帶回的西瓜種子和種植方式。明人謝肇淛的《五雜俎》曰:「古人之瓜亦多種類,非今之西瓜也。西瓜自宋洪皓始攜歸中國。」就很明確地指出,南宋以前引進的瓜不是西瓜,西瓜是洪皓從金國帶回來的。明人陸容《菽園雜記》云:「金時王予可南雲詠西瓜云:『一片冷載潭底月,六灣斜卷隴頭雲。』」根據金國詩人王予可所作的詠西瓜詩,陸容也認為西瓜最早是出自於金國,從而也間接旁證了洪皓的引種西瓜之功。

 元代時,大概是為了突出元世祖忽必烈的功績,又有西瓜是忽必烈帶入中原的說法。但是,這種毫無來由的片面之詞,純屬齊東野語,剛一出來就被人批駁得體無完膚。人們找出南宋詩人方回的《秋熱》詩:「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以及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西瓜吟》:「下嚥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證明在南宋時期,中原各地就已有了西瓜,與忽必烈沒有任何的關係。故此說法也很快就銷聲匿跡,未能形成影響。

 古代的農業科技落後,西瓜只能在特定的地域種植,於固定的時節結果,所以在一些地區,西瓜也不是價廉經濟的平民水果。《清稗類鈔》曰:「乾、嘉以前,桂林諸屬無西瓜,惟荔浦有之,每一瓜,需錢五六十文。欲得之者,必與未熟前,先以錢質之老圃,乃如期可得。且其候極遲,至中秋,各官署方以瓜相餉遺也。」清代中期,廣西桂林屬下的諸郡縣,只有荔浦產西瓜,其價不菲,每個瓜要五六十文錢,且須在西瓜成熟前就交錢給瓜農預定,到時才能吃到西瓜。每年中秋,官員往來應酬,也是以西瓜為敬禮,饋贈同僚或上司。

 乾隆朝,時任翰林的諸錦到福建主持考試,巡撫贈送正副考官西瓜各五十個。諸錦收到禮物後一數,竟然少了一個,當即怒氣沖沖地面見巡撫詢問緣由。巡撫知道是手下人少數了一個,遂一再解釋,表示會再補足。諸錦仍然不依不饒,還舉出「膰肉不至而孔子行,醴酒不設而穆生去」的典故,認為是巡撫待客禮數不周,才會如此。清人趙翼的《簷曝雜記》談到清代台灣的西瓜晚熟,通常要在農曆十月才成熟上市,地方官員每年都會從台灣運送西瓜到京城,作為反季節水果呈獻給皇帝,頗顯珍異。由此可見當時在一些地區,西瓜也不是很大眾化的果物。

 我小的時候,西瓜只能在國營果品店裡才能買到,上市時間也是極短。由於少有人買下整個西瓜回家享用,果品店都是把西瓜切成數瓣,用紗罩罩著,供人們買一兩瓣解饞。而在以前,西瓜的品質也難和今日相比,瓜皮厚不說,瓜瓤也多呈粉紅色,瓜籽又黑又大顆,吃起來很不過癮,要不斷地往外吐籽。但縱然如此,一年也就是能吃到一兩回。有一次看到旁人打賭,賭某人一口氣吃十斤西瓜,為了能痛快吃一次,這人毫不猶豫就答應了。此人後來雖然贏了,卻也付出了腹瀉數日的代價。如今回想起這些陳年舊事,恍然有一種隔世之感。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夏扇見捐 (2012-07-25) (圖)
古今講台:懷念那頭麒麟 (2012-07-25)
亦有可聞:你懂美國話嗎 (2012-07-25)
豆棚閒話:漫說西瓜 (2012-07-25) (圖)
來鴻:抵 達 (2012-07-25)
歷史與空間:一代名臣袁崇煥 (2012-07-24) (圖)
詩情畫意:聽 蟬(二首) (2012-07-24)
亦有可聞:老派夏天的「涼床」 (2012-07-24)
古典瞬間:海瑞不僅是清官 (2012-07-24)
生活點滴:窗前情思 (2012-07-24) (圖)
歷史與空間:訪嚴復故鄉陽岐 (2012-07-22) (圖)
來鴻:墨跡.書感 (2012-07-22) (圖)
文藝天地:試筆•看 海 (2012-07-22) (圖)
文藝天地:浮城誌•屯 門 (2012-07-22)
文藝天地:短載•定向的河流(七) (2012-07-22)
歷史與空間:夏夜星空 (2012-07-18) (圖)
古今講台:說鳳凰 (2012-07-18)
心靈驛站:笑在紅塵 (2012-07-18)
來鴻:一霎黃昏 (2012-07-18) (圖)
生活點滴:自多情 (2012-07-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