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不太熟悉王安憶的人,總覺得她頗有距離感。在公開場合,王安憶話不多,很多時候神色淡然。她顯然並不擅長人情世故,更不是那種見面三分熟,滔滔不絕的「話癆」。兩年多前,由王安憶改編的舞台劇《金鎖記》在上海公演。記者在後台逮住曹七巧的扮演者焦媛,欲作採訪。彼時,王安憶正與焦媛一起,見狀連忙退到邊上,在一旁靦腆地微笑著,安靜地聽完整段採訪。再後來,上海書展期間,諾獎得主紛紛訪滬,作為上海作協主席的王安憶每每出現在活動現場,最多也只是起身示意,沒有多餘的致辭。
原本擔心約訪王安憶並不容易,未料進展卻出奇順利。王安憶語速很快,行事作風亦不拖泥帶水。頭天傍晚致電約訪,次日晚間已經如約完成。採訪時間雖然只有短短半小時,但其敏捷的思維加上飛快的語速,卻令效率加倍,有如平日一小時的採訪體量。末了向王安憶索要十張照片,她答應讓丈夫代為發送,第二日果然發現十張照片靜靜躺在郵箱當中。
王安憶形容自己是溫和的人,確實如此。她堅持自己的想法與活法,但對別人不一樣的想法與活法,也欣然接受,不願妄加批判。她對人懷有善意,採訪中,有質疑、批判的觀點,她不會激烈地為自己辯駁;提及尚不成熟的後生晚輩,亦是沒有一句重話,態度謙和寬容。有時候,她敏感地意識到,某些回答可能帶有批評的意味,便會連連囑咐,千萬不要寫到報紙上。
她還是不用開會的上海作協主席,王安憶笑著透露,允許她「不用參加會議」,是當日任職的「交換條件」。這令她專心沉浸於創作世界裡,不但小說、散文連連面世,更是各類文學獎的寵兒。與世無爭、與人無爭,據說少言寡語的她,人緣不錯,這恐怕是重要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