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一詞大家都聽過,但「咆哮體」又是甚麼呢?這就得說到從去年開始風靡內地的新興網絡詞語「傷不起」、「有木有」和「尼瑪」,這些詞紅的程度絕對不亞於當年的「給力」,不僅廣泛應用在網絡上,更成為人們生活用語的一部分。
「傷不起」:難再受傷害
「傷不起」從字面可以理解為:受某事折磨後,再也經不起第二次傷害。不過要了解「傷不起」作為潮語的來歷和用法,首先要認識「咆哮體」。「咆哮體」最早出現在2011年3月一個內地社區網站「豆瓣」中,有網友以《學法語的人你傷不起啊!》為題的文章在網絡流傳,文章以大量的感歎號、「啊」、「有木有」等語氣詞「咆哮」學法語的難處。這種運用大量抒情方式來表達觀點的文體一炮而紅,各式各樣的「咆哮體」應運而生,例如《我只是個凡人傷不起!》等。
「有木有」:源自蜀方言
「咆哮體」不僅捧紅了「傷不起」,更捧紅了「有木有」。「有木有」是「有沒有」的諧音,源自於四川等地的方言。常用於句子的結尾,表達因某事感到壓力很大、無奈、糾結等情感,也用於肯定自己抱怨的事情。例如:「他考試成績好得不得了!有木有啊有木有!」
「尼瑪」:藏語意指太陽
「尼瑪」一詞也來自於「咆哮體」,是粗俗詞彙「你媽」的諧音,多見於憤怒時的抱怨。「尼瑪」原為西藏北部的縣城,在藏語中意為「太陽」。後來在「咆哮體」中被網民廣泛運用興起。例如:「尼瑪說話不能好好說啊?非要說成網絡語啊有木有!」
「咆哮體」反映民眾無奈
「咆哮體」中所用的大量感歎號和「傷不起」、「有木有」、「尼瑪」等語氣詞,反映現今內地民眾對生活的無奈和不滿,因為被傷害太多:「真的是傷不起了!!你說有木有呢??」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高翔
Email:cie@hkbu.edu.hk
逢周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