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最近成立了「廣府話保育協會」,現階段的工作集中在將一些用廣府話口語講的文化信息錄音,配了字幕後放到互聯網上一些免費的影音信息分享網站。
影片的內容可以粗分為「破」與「立」。
「破」是指出現時香港一些傳媒人在做節目時讀錯的字音。近幾年許多朋友對這個現象都非常不滿,電台電視的廣播人佔用了大氣電波、傳媒公器,讀錯常用字會影響年輕的聽眾。你向他們反映意見嗎?不理不睬。你向電台電視正式投訴嗎?他們說旗下員工的錯讀「有根有據」,對投訴人提的書證看也不看。你向廣播管理局投訴嗎?他們說這種爭論不在局方的監管職能範圍內。為甚麼掌握了傳媒公器的人可以隨意「散播謠言」?還有沒有天理?因為有這個時代背景,我們「民間讀書人」唯有自行開拓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的空間。
「立」方面,就是我自行製作錄音帶並附字幕,用廣府話介紹和誦讀中國經典文史資料。這個做法亦有古人「民間私人講學」的遺意。現時已上載了《千字文》粵讀、連普英先生《中國歷代提綱歌》等有用的學習材料。將來還會講唐詩和其他蒙學經典。我過去已為部分經典寫過簡介和註釋的文章,這樣配合錄音,該可以滿足一些年輕讀者的需要。
有網友問我為甚麼用「廣府話」這個詞,而不直接說「粵語」、「廣東話」、或「廣州話」?
這是跟從王亭之老師的講法,名報人韋基舜先生對這個用詞就十分讚賞,認為有學問。
「粵語」是一個「大名」,粵方言區內獨有的方言都是粵語的一支,廣州話或廣府話可以算是「粵方言區內的普通話」。「廣東話」是俗稱,一般專指省港澳的通用方言,但是潮州在行政上屬廣東,卻沒有人認為潮州話是廣東話的一支。今天在省港澳通用的所謂「粵語」,一般認為以廣州舊城西關地區的口音最正宗,所以有人稱為「廣州話」。「廣府話」的「廣府」,卻是清代的廣州府。其範圍有一口訣:南番(讀潘不讀翻)順東香,清水化城龍,三新一支花。即是南海、番禺、順德、東莞、香山(今稱中山)、清遠、三水、從化、增城、龍門、新會、新寧、新安(後改為寶安)和花等十四個縣。清朝退位一百年,現在廣州附近的行政區已重劃得面目全非。我們首縣南海已降為佛山市的一個區。香港原屬新安縣,澳門原屬香山縣。所以說「廣府話」的提法,比「廣州話」還勝一籌。
清代廣州舊城的治安管理,分隸南海、番禺兩縣,隔一條街就是另一個縣管,好像今天香港各區警署的分治。當代中國人講自己的籍貫,傳統上按明清時代的辦法,先省後縣。直到上世紀末,只有廣東南海人、廣東番禺人,沒有人自稱「廣東廣州人」,因為廣州不是縣。廣州城中,半歸南海、半屬番禺。我算是何處人?不能說「廣東香港」、「廣東廣州」或「廣東佛山」,還是好古算「廣東南海」。
我們現在用的方言是「廣府話」,省港澳、珠三角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