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民主黨「攪局」動議遭否決。 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 新界東北發展規劃商討長達14年,臨近最後階段,反對派再度高舉「反赤化」等港獨式口號,企圖迫使政府將計劃「化整為零」。民主黨昨日在立法會提出動議,聲稱特區政府在制訂規劃過程中「忽略區內居民權益」,要求政府撤回建議並重新廣泛諮詢。建制派狠批反對派的言論純屬子虛烏有,促請政府不要議而不決,甚或將規劃推倒重來,影響香港整體社會的長遠利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回應議案時亦強調,規劃「絕對可以修改」,但不能夠叫停,並強調會於下周向立法會詳細匯報優化方案。經過長達6個小時討論後,民主黨的動議最終在26票支持、34票反對,6票棄權下被否決。
民主黨代主席劉慧卿昨日在立法會大會上動議,要求特區政府撤回新界東北的規劃研究建議,稱儘管特首梁振英已否認有關計劃是「割地賣港」,但「香港社會仍存在這憂慮,不會只因特首的一句話就能消除,且計劃涉及大規模發展,社會對此有極大爭議」,故要求當局撤回建議,並進行廣泛諮詢,並在考慮香港的人口發展、房屋需求、重建農業、非原居民安置、港深融合等政策及地產商用不恰當手法收地問題後,才研究有關規劃建議。
嫻姐:勿擱置免「一拍兩散」
工聯會立法會黨團召集人陳婉嫻在發言中指出,新界東北發展區規劃不應擱置,但建議特區政府應繼續擴大諮詢範圍,讓各持份者,包括原居民、農民、保育人士等都有足夠空間表達意見,並將計劃保持在「模擬規劃」階段,讓各方有足夠時間溝通,及預留更多土地予居民復耕,避免持份者對立,最終「一拍兩散」,「香港需要發展,但不代表要破壞原有地方,更不需要千篇一律倒模式的規劃,期望政府引入新的規劃模式等問題詳細討論,令發展計劃能真正裨益香港」。
陳克勤:推倒損長遠土地供應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就狠批反對派撤回計劃的要求,等同將過去10多年的諮詢及研究推倒重來,尤其港人目前正面對樓價高、租金貴、上車難的三大問題,增加土地房屋供應方能解決問題,倘計劃推倒重來,對至今無法上樓的市民有欠公平,以至嚴重影響長遠的土地供應,令市民上樓無期。同時,他提出,期望特區政府稍後公布的優化方案可滿足市民的三大條件,包括提高發展區住宅的地積比率、加快居屋上樓期限、撥出適當比例推行「港人港地」。
發叔指欠諮詢非事實
「經濟民生聯盟」成員、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亦坦言,特區政府致力發展新市鎮以解決住房問題,但規劃始終會牽涉不同階層的利益,衍生反天覆地及南轅北轍的意見,「最終好事多磨」,但反對派所指欠缺諮詢顯然絕非事實,正如立法會各自表述是不會縮窄分歧,故反對政府擱置規劃。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亦表明,該黨支持新界東北發展,坦言特區政府早於1998年展開計劃研究,並在2008年就規劃展開諮詢,早前更宣布了順延第三輪的公眾諮詢,故各持份者應有足夠時間表達意見,並強調香港擁有健全法治,發展新界東北不會導致「深港同城化」,而在全球化發展的大前提下,區域合作是無可避免的趨勢,建議特區政府盡快交代有關的規劃大綱,尤其是在推動高增值產業方面,發展模式可留待下一步再作討論。
陳茂波在回應時表示,香港目前正面對土地及房屋供應緊張的問題,特區政府對此是責無旁貸的,未來必須增加土地供應,以扭轉供求失衡的情況,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正是港人的新市鎮、未來重要的土地房屋來源,特區政府絕對有修改及調整空間,但絕對不能放棄或叫停,「如果將新發展區規劃推倒重來,不單抹殺社區及政府過去多年所作的努力,亦等於將中長期土地供應的一個重要來源置諸不顧,這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有的作為」。
他續說,經初步統計,特區政府在諮詢期間共接獲超過1萬份書面意見,目前正詳細整理及分析意見,考慮適當地調整新發展區的規劃,包括修訂建議發展大綱圖,研究增加發展區發展密度的可行性、增加整體房屋數量、上調公營房屋比例、在新發展區內興建新居屋、適度引入「港人港地」條款等,並計劃在今個月30日向發展事務委員會,匯報第三階段公眾參與活動的主要意見及政府的初步看法,稍後再擬定報告予公眾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