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浩亮
近日參觀河南博物院,於展櫃中發現有漢代的金幣,金光燦燦,造型優美,名曰「麟趾金」,引發我的好奇。回來之後翻查資料,方知其故。《漢書.武帝紀》載,武帝劉徹「郊見上帝,西登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廟,渥窪水出天馬,泰山見黃金,宜改故名。今更黃金為麟趾、褭蹄以協瑞焉。」武帝向以好神仙著稱,今天下同時有白麟、天馬、泰山黃金三大祥瑞現世,故而鑄造麟趾、褭蹄形狀的金幣紀念之。
麟趾,顧名思義,乃是麒麟的足部,而「褭」意指良馬,故「褭蹄金」後俗稱「馬蹄金」。而麟趾金則俗稱「柿子金」。宋沈括《夢溪筆談.金幣考》記載:「麟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極工巧。馬蹄作團餅,四邊無模範跡,似於平物上滴成,如今乾柿,土人謂之『柿子金』。」進而後世亦有以「麟趾」作為金餅、金錠的雅稱。
麒麟,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是祥瑞、盛世、仁政的象徵。「麟趾」一詞,最早的出處在《詩經.周南》,曰:「麟之趾,振振公子;麟之定,振振公姓。」鄭玄箋云:「喻今公子亦信厚,與禮相應,有似於麟。」形容周文王子孫都像麒麟一樣行止有序,尊禮善德。因此,「麟趾」便成為頌揚貴族子弟德行淳美的詞彙,繼而又延伸形容子孫繁衍昌盛,如「族茂麟趾,宗固磐石」。
個人第一次接觸到「麟趾」這個詞,還是大學時代。彼時頗嗜清史,一次讀《嘯亭雜錄》,其作者乃第九位禮親王昭槤,是清初著名的四大貝勒之一代善的後裔。代善乃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太宗皇太極的二哥,後因功封禮親王,這一皇室支脈後來也成為乾隆時欽定的開國八大世襲罔替親王之一,也就是常說的「鐵帽子王」。傳至昭槤,清史稿上說他「好學,自號汲修主人,尤習國故。」後人輯其著述為《嘯亭雜錄》,於滿洲民俗、典章制度、官場軼事、宮廷秘聞多有涉獵,是研究清史難得資料。
嘉慶二十一年,昭槤「坐陵辱大臣,濫用非刑,奪爵,圈禁。」其王爵由堂弟麟趾襲封。這位天下突然掉餡餅的親王,卻不似其堂兄那般多才多藝,大概是位只知享受榮華富貴的八旗子弟,《清史稿》裡關於他只有簡單的一句「道光元年,薨,謚曰安。」做了五年王爺就死了。
北京故宮裡有「麟趾門」,其南則為「徽音門」。與「麟趾」一樣,「徽音」一詞同樣語出《詩經》,《大雅.思齊》云:「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形容的是周文王妻太姒(即大姒)聖德賢惠,必能多育王子。現今,中國許多舊宅中的木床上,常常會見「則百斯男」的匾額。晚清第一才女林徽因(原名林徽音)的同母妹妹就叫林麟趾,五歲病逝。林徽因與這位麟趾小妹妹感情很深,麟趾乳名寶寶,後來林徽因女兒梁再冰乳名也叫寶寶,有說就是為了紀念這位不幸夭折的妹妹。
而在瀋陽故宮裡,則有「麟趾宮」,亦稱西宮,是清太宗皇太極貴妃博爾濟吉特氏的寢宮。史載這位貴妃原為漠南蒙古察哈爾林丹汗的囊囊太后,太宗天聰九年,林丹汗在與後金的戰爭中敗亡,囊囊太后歸降後金被皇太極納入宮中。她後來為皇太極生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就是野史上所說順治帝寵妃董鄂妃的前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