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台灣,氣候、地理位置相近,但農業發展卻不可同日而語。其實香港農業走得很前,早於上世紀70年代便開始發展,90年代開始放慢,從董建華年代開始落後。近幾年,台灣的農業發展更是如日中天,當然香港與台灣的土地資源、人口都不一樣,很難作出比較,只是香港的農夫流失率之快、農業停滯不前的程度,確實叫人擔心。香港作者陳曉蕾,花了很長時間了解香港的農業現狀,她一針見血地對記者說:「香港不是沒有土地,是公民社會差,對生活的要求不一樣。」
台灣的本土糧食供應率超過30%,而香港從1999年的12%跌到現在的2.5%,當中只有1%是有機食物。「香港有超過兩三百個農場,農業不是環保的潮流,反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其實香港有很多空間,15年前還比較好,10年前與台灣開始拉開距離。」陳曉蕾忍不住嘆息。去年她出版了《剩食》,八萬字的採訪報道揭開香港的廚餘問題,今年又出版《有米》,繼續探討香港城郊問題,對於本地糧食農業,她自有一套看法。
香港真的沒有農夫、土地嗎?近幾年很多人在鄉郊租地耕種,在天台闢出一角,種瓜種菜,自得其樂。但現實是,香港年輕人的方向走錯了,農業技術也不到家。「與台灣的種田潮不一樣,台灣年輕人從鄉村走到城市,不習慣城市的生活,然後回到鄉村裡耕種,那邊的大學也有教耕種,但香港年輕人主要是跟錯師傅,幾個主要的骨幹都投入社會運動。」現在香港的農夫主要以中年轉業的為主,沒有年輕人投入,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便出現斷層。另一個問題是農夫拿不到食物衛生牌照,沒辦法進行食物加工,之前天水圍有婦女組織提議種黃豆做豆製品,但拿不到牌照,最後也不了了之。
曉蕾還提到一個核心的問題:技術。正常來說一畝地可以種500到600斤米,但生活館今年只種出29斤,「這很嚴重,我們沒辦法愈做愈好,不能往前走。」台灣之所以發展得快,是因為一切都根據傳統,農委會按規矩來做,有政策幫助農民,小農們也願意投入精神,種出質素高、質量好的產品,經過創意加工以後,甚至可以發展出一個食物品牌。
「香港也不是沒有好的農夫。」她緩一緩,接著說:「昌哥的苦瓜很好吃,堅叔被喻為是菜心王,小狗阿康的農產品幾乎都被西餐廳包下來了,他們根本不需要再去農墟擺攤。」但即使他們銷量好、可以賺到錢,也彌補不了基建、收地等壓力,而且也看不見有年輕人跟他們學種菜。
在未來,香港是否也能如台灣般發展出環境小農,在擁擠的城市中拓展出另一種生活方式?要走的路還很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