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和朋友交談時,你喜歡聆聽,還是喜歡說話?在生活中,有些人的話特別多,有些人就比較沉默,沉默的人是否就比較喜歡聆聽?
以我教書的經驗和對人的觀察,沉默的學生,有的在用心聆聽,有的卻神遊教室之外。因為真的用心聆聽的,進步得很快,顯示有所吸收。但是看來很安靜沒有出聲的學生,有的卻一點進步也沒有,連規定的寫作格式,比如新聞報道的訊頭日期一定要用阿拉伯數字,但儘管每一堂課都重複地說,但還是有人交作業時依舊用的是國字。這不稀奇,叫學生不要用分享兩個字,但到了二年級,還是寫分享。
不用心聆聽的人,是否都覺得講的課聽來很悶,便神遊方外去了?悶的定義是什麼?為什麼有些人聆聽得津津有味,有些卻覺得奇悶無比?
我喜歡聽演講,我總認為,演講的人都是把一生的精華,不管是自己個人的經歷,或者是研究所得,會在演講中說出。因此,聽演講總有所得。
村上春樹在《1Q84》的第三部裡,借著牛河這個樣貌醜陋的人,說出聆聽的重要。牛河回想他讀書時,雖然自認擅長辯論,但因為樣貌問題,沒有親近的朋友讓他說話,所以經常閉著嘴,養成了聆聽的習慣。他認為,聆聽,用心去從中得到什麼,是對他最有幫助的工具,用這個工具,可以發現人生中許多寶貴的事實,其中一個就是,世人泰半都沒有辦法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事情,而不會思考的人,特別不聆聽他人的說話。
這就是世人很少會獨立思考的原因吧?因為他們還未學會聆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