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強制性公積金計劃被指缺陷多多。在昨日立法會上,商界議員廖長江指出,積金局目前只提供各強積金計劃的基金開支比率的比較表,但未有提供強積金計劃的投資表現的比較資料,令不少市民擔心誤選投資表現差劣的強積金計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回應時表示,積金局會不斷完善強積金制度下的資料披露,並不排除增設公共信託人的可能性。
廖長江昨日在立法會大會上表示,很多業界建議政府應考慮改革強積金計劃,希望強積金計劃能提供更多投資選擇以增加回報,同時讓市民選擇不同的投資組合和模式,如考慮容許市民以供款作置業首期或購買醫療保險。陳家強在回應時指,部分國家及地區的退休保障制度,容許僱員可因應不同原因提早提取權益,但他們的供款率遠高於香港的強積金,非香港社會所能接受,而積金局將於明年明確容許65歲後分階段提取強積金,及證實患有末期癌症市民可提取強積金,目前正擬備詳細立法建議。
陳家強續說,特區政府對改革強積金「有很多想法」,並會繼續與積金局及市民商討。他又說,當局暫時不會研究由政府做強積金的公共信託人,但不會排除這可能性。他補充,此舉無助解決問題,目前最重要是降低強積金的行政成本,包括簡化行政程序、增加競爭、加強積金局職能以管制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