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昨日就本港空氣質素未達標展開聆訊,港府承認過往處理空氣質素表現被動。對於有議員質疑當局改善空氣措施只屬「紙上談兵」,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回應表示,港府制定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已到最後階段,冀明年初向立法會提交修訂條例。
25年未達標 「紙上談兵」挨批
審計報告早前指出,環保署自1987年訂立空氣質素指標後,從未對指標作出任何修訂,令本港的空氣污染質素25年來從未達標。昨日有議員批評,空氣污染指標訂立後,審計署曾兩度對環保署工作提出建議,惟港府只懂研究改善空氣質素,對落實有關管制卻「紙上談兵」,最終危害市民健康,對此表示遺憾;更有議員質疑,當局要到2014年才更新指標,浪費了27年時間。
環保署署長王倩儀解釋,署方原打算於1997年參考美國引入可吸入懸浮粒子PM2.5的指標,惟當時美國在引入有關指標時,卻受長達5年的訴訟影響,故有關計劃只能擱置;至世衛於2006年更新空氣質素指引,當局隨即就套用有關指引,進行顧問研究、檢討及公眾諮詢,至今年1月才獲行會通過採納建議,但由於立法需時,故目標才定於2014年才生效。
陸恭蕙:將主動收緊指標
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承認,過往政府處理空氣質素的態度被動,強調港府應採取主動的方式,作出大幅度減排及收緊空氣污染指標,相信將來可藉觀察內地在改善空氣污染的表現,以便關注本港未來的健康方向。
黃錦星則指出,現時二氧化氮及可吸入懸浮粒子仍是路邊污染的主要挑戰,尤以巴士、欠保養的老舊柴油車,及石油氣車輛使用失效減排催化轉換器為主要元兇。他表示,港府制定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已達最後階段,冀明年初向立法會提交有關條例修訂審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