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有消息指,當局正研究合理的限帶數量,如果限制每次可以帶6罐,便容易變成走水貨,措施失去成效。 法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在多項措施支持下,本港市面多個型號的嬰幼兒奶粉供應仍然短缺,有家長為了一罐奶粉,由將軍澳撲到東涌都是空手而回。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政府正研究多項措施,包括修例將奶粉列為法定儲備商品,限制出口數量,預計在兩三日內公布。有消息指,當局傾向限制每人每次帶2罐至3罐離境,亦會要求供應商嚴厲制裁不守規矩的零售商,並考慮由當局設立中央訂購熱線。至於日前主持跨部門小組會議,研究奶粉供應短缺問題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只表示政府已就奶粉供應問題「做了工夫」。
搶購奶粉問題未解決,本港各區多個受歡迎的奶粉品牌仍然缺貨,繼續有母親投訴買不到奶粉,家長楊太表示:「去過長沙灣、觀塘都沒有貨,我住在將軍澳,附近坑口也沒有,連西貢都沒有,即使開車去東涌仍然沒有。」亦有家長臨時到藥房買一兩罐奶粉應急不果,卻見門外水貨客拖走一車一車奶粉,最終要靠在藥房工作的朋友幫忙,才成功買到2罐。
限3罐夠嬰兒食3周
高永文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中指出,當局過去一星期,監察市面嬰幼兒奶粉銷售,發現情況不理想,面對水貨客搶購,有零售商抬價,即使增加整體供應,亦解決不到問題,政府要多管齊下。
他表示會研究多項措施,包括修例,將奶粉列為法定儲備商品,限制出口數量。但他認為,如果要限制嬰兒奶粉被帶離開香港,就需要設定限額,以及容許某些情況下得到豁免,例如家長要帶嬰兒外遊時,就需要攜帶奶粉,因此不能一刀切實施。有消息指,當局正研究合理的限帶數量,如果每人每次帶2罐至3罐,估計嬰兒可以吃2星期至3星期,如果限制每次可以帶6罐,便容易變成走水貨,措施失去成效。
高永文促供應商制裁奸商
除了將奶粉列為儲備商品,高永文指當局亦考慮其他打擊措施,包括跟內地加強溝通,嚴格盤問旅客攜帶的奶粉是自用還是轉售,又會要求奶粉供應商制裁不守規矩的零售商,包括「抬價」及只售奶粉予水貨客,「供應商已開始對一些零售商不規範的行為作出制裁,包括警告及限量供貨,希望可以繼續提升制裁的力度」。
高永文表示,香港人口比澳門多,很難像澳門用奶粉卡制度供應奶粉予本地嬰兒,但可以完善集體供貨方法,包括政府介入改善供應商電話訂貨熱線的功能、確保供貨日期,又會公開每個牌子的奶粉建議零售價予市民參考。有指當局曾考慮由政府設立中央訂購熱線,但有立法會議員不贊成,認為是浪費公帑。
奶粉商推保障食足一年
美素佳兒表示,將採取一系列新措施,包括向媽咪會會員作出「1年貨品保證」承諾:會員通過網上或熱線訂購產品,將可按訂購細則訂購最多52個星期的產品,而美素佳兒將會於1年內主動聯絡並確認分批送貨或零售點預留之安排,以保障嬰兒1年所需。由明日開始,向現時逾830間現有藥房客戶,每戶增加逾100罐(包括不同階段)產品供應,回應本地需求;如有需要,將再個別增加供應。此外,若發現商戶進行不良銷售行為,將採取行動包括停止產品供應。
不過有學者指出,如果目前奶粉短缺的情況不是因為供應不足,而是市場上分配出現問題,政府插手設限只會造成干擾,而且將奶粉列為法定儲備商品的時效有多久,亦需要考慮。
積極考慮引入訂貨制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建議政府鼓勵零售商接受奶粉訂貨制度,認為如果零售商沒有現貨,消費者可以先付20%訂金,數日後取貨,相信不但可以解決分配不均的問題,亦可以確保本地媽媽有足夠奶粉供應。涂謹申表示已向高永文提出建議,指高永文認同訂貨制度是好主意,當局會積極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