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公民教育不能取代國民教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02]     我要評論

桂 松 資深教育工作者

 反國教分子藉反對國教成科而否定國教。他們對國教作了許多歪曲和醜化,誤導了不少人。有些教育界人士受到影響,對推行國教產生疑慮,甚至懷疑原已實行多年且行之有效的國教方式、方法帶有洗腦性質,要重新檢視。

 教育局被迫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指引》之後,有人主張將國民教育納入公民教育中,作為公民教育的一個部分,亦有教育社團認為香港模式的德育、國民及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標應該是公民素質的培養,包括相關知識、技能、態度、價值和品格,並以公民價值為主軸,建基本地社會共識和國際普世標準,根據學生的道德發展階段,逐步引導他們學習多元價值,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作出道德判斷,反思個人實踐,成為良好公民。

 將國民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中,莫非以後者取代前者,今後大家只講公民教育,不提國民教育,這是否適當?國民教育與公民教育有甚麼相同和相異之處?國教應否以培養公民素質為主要目標,以公民價值為主軸?

 探討這些問題,不妨首先界定國民與公民的含義。國民指的是本國的人民。公民則指具有本國國籍,依照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由此觀之,國民教育的主要範疇是有關本國的知識以及國人與國家的關係,主要目標是增強國人對本國的認識和感情。公民教育的主要範疇是有關公民的思想意識,包括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公民公德、公民的政治及社會參與等等。兩者的側重面不同,但可以相互滲透。

 香港回歸後,顯然公民教育有關國家部分的推介有所增加,但在整體上則側重於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觀念的推廣。部分學界人士著眼於香港的本土化和國際性,對香港與內地同呼吸共命運的血肉關係,對「一國兩制」應以「一國」為前提,對推行國民教育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認識不足。他們尊重「兩制」的差別,卻忽視「一國」的原則。他們對公民教育寄予厚望,對國民教育卻感到疑慮,他們雖然重視公民素質的培養,卻忽視了國民教育的「國家」元素。

 國民教育之所以堅持推行,除了因為九七年前港英推行殖民地教育,港人(特別是青少年)的國家民族觀念有所削弱,因而需要「迎頭趕上」之外,還鑑於祖國的崛起,香港與內地的關係更趨密切,這是客觀現實,也是歷史潮流。前者不能迴避,後者不可阻擋。

 國民教育與公民教育可以並行不悖,彼此並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只要處理得當,可以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相關新聞
東張西望:建邊境購物城 妙解水貨問題 (2013-02-02)
自留地:大音希聲 大成若缺 (2013-02-02)
公民教育不能取代國民教育 (2013-02-02)
兩岸保釣須擺脫「攘外必先安內」之囿 (2013-02-02)
中美關係會向何處去 (2013-02-02)
頂天立地:親中絕不可恥 愛國理所當然 (2013-02-01) (圖)
志強時評: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意義重大 (2013-02-01)
西座內望:倒香港米不手軟 建地標竟指浪費? (2013-02-01)
縮窄水貨客利潤空間 (2013-02-01)
反對派提早部署 密謀掌控立法會 (2013-02-01)
來論:阻致謝意料中事 須防反對派製「港版財崖」 (2013-01-31)
環球視野:美國調整對華政策初現端倪 (2013-01-31)
揚清激濁:實施CEPA十周年 推動兩地轉型升級 (2013-01-31)
雪泥源爪:捍衛主權 決不退讓 (2013-01-31)
創業家精神VS六合彩 (2013-01-31)
西方走廊:美日「無限寬鬆」 全球慘遭株連 (2013-01-31)
區分自由行與水貨客 不可因水貨客否定自由行 (2013-01-30)
聯手保釣大勢所趨 兩岸同心所向披靡 (2013-01-30)
政經多面體:留意樓市變化 買樓三思 (2013-01-30)
貫徹「八項規定」 樹清廉勤儉新風 (2013-01-3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