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孫西
今年是CEPA簽署十周年,CEPA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包括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中央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簽署的《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其補充協議。CEPA是香港與內地簽署的第一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性質的安排,實質就是通過加大兩地市場開放,特別是內地市場對香港「同等優先」開放,使香港服務業與內地資源充分有效整合,從而實現兩地優勢互補,提升各自的市場競爭優勢和兩地整體經濟優勢,促進兩地經濟共同加快發展。10年來,CEPA的實施加速香港與內地相互間資本、貨物和人員等要素的自由流動,增強香港市民的投資、消費信心,推動香港經濟的全面增長,進一步鞏固了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
積極促進兩地經濟發展
香港作為「一國兩制」之下的中國特別行政區,具有獨特的制度優勢,在國際資金交匯、商品交匯,以及法律、會計、銀行等服務業方面均有無可比擬的相對優勢,這些領域也已成為本港經濟的傳統支柱行業。CEPA實施以來,對兩地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業界人士分析,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並開始發揮其優勢,已經並正在對推動兩地結構轉型與升級、促進兩地經濟品質與素質的全面提高,產生積極影響。
毋庸置疑,內地新經濟周期為香港傳統支柱行業以及旅遊、零售、食宿等產業鏈都能帶來難以預估的新增長空間。香港擁有高度國際化的服務機構體系、現代化服務設施和相當高的專業化服務程度,並擁有各類國際性服務人才,以及健全的服務業制度。據不完全統計,獲得證書的香港服務提供者中約50%已進入內地,其中約80%進入廣東地區,又有約60%在珠三角,進入長三角及其他地區的約20%左右。顯而易見,CEPA的簽署實施,推動了兩地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可以說,建立更加開放的商品和要素市場、加強產業的協調發展、加速經濟的全面融合已成為兩地經濟發展的新趨勢。香港的資本、貨物、人才和管理經驗進入內地,促進了內地製造業的升級和服務業的發展,亦為內地進一步擴大開放積累了豐富經驗。可以說,CEPA使兩地之間的經貿合作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和融合。
可成兩地人才交流紐帶
隨著CEPA的實施,香港與內地在專業人才的資格認定上彼此互認,人才交流日益頻繁,香港眾多的會計、管理、法律等專業人才進入內地相關領域,頻繁的人才交流有力地促進了香港與內地的經濟發展。不可否認,CEPA在人才交流和具體條文的落實方面所起的作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香港應善用CEPA創造的有利條件來為香港的人才、企業提供更多的資源和發展空間,讓人才可以走進來貢獻香港,走出去服務內地,增強兩地人才交流。例如,針對在內地工作的香港人,有關部門可以有系統地進行資料調查,建立資訊庫支援他們,並且及時反饋他們的意見,讓在外的港人與香港之間有互動和分享。此外,特區政府駐內地機構的職能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增加相關部門的人手,有效協助港人在內地發展。
兩地應攜手開拓國際市場
香港經濟和內地高度依存,休戚與共,內地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意味著香港背後有大靠山。特別是內地加速「城鎮化」進程,預示數以億計的農民成為城鎮居民,大量農村用地變為城鎮用地。城鎮居民的收入與農民的收入有頗大差距,整體國民消費能力將因此出現新的大幅增長點。國民收入拉升意味著內需市場的大規模擴容,對港商投資內地,以及本港出入口貿易、物流、金融等傳統支柱產業均是重大利好。
CEPA作為香港與內地經濟機制化合作的制度安排,將擴展到兩地之間深層次的功能性合作,促進香港經濟轉型和內地金融、物流體系現代化。兩地應攜手開拓國際市場,共同參與國際競爭。目前,外商看好香港發展前景,投資增加;離岸製造業地位加強,內地製造企業的產品依託香港物流業的優勢,通過香港管道而進入國際市場的趨勢增加;香港亦已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特別是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通道。因此,社會應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加強香港與內地在國際經貿事務中的合作;利用香港單獨關稅區的地位和高度國際化的特點,發揮內地資源豐富、市場廣闊、製造業集中的優勢,促進兩地企業「走出去」共同拓展國際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十八大以來,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正在全速向新的層次和階段躍進,其間必然蘊藏巨大商機。香港擁天時地利,社會各界確應同心協力,善用CEPA政策,促進香港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