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指點江山: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戰略思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05]     我要評論

劉夢熊 資深評論員 百家戰略智庫主席

 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第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要加強戰略思維,增強戰略定力,中國絕不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別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苦果。這個講話「強勢不強硬」,展現了原則性和策略性的高度統一。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首次全面闡述外交原則思路和國際戰略,重申中國和平發展的戰略抉擇長期不變,清晰劃定維護正當權益、核心利益的原則底線。習近平在懷仁堂所展示的「習氏戰略思維」,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戰略思維。

 習近平在講話中從歷史規律、時代潮流、國際環境、民族傳統、人民願望等多個層面,全方位闡述了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抉擇,指出和平發展道路來之不易,是中國共產黨經過艱辛探索和不斷實踐逐步形成的,必須始終不渝堅持下去,永遠不能動搖。習近平的講話讓國內外都了解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外交原則,彰顯了中國對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高度自信和堅定決心。

「戰略定力」顯示高度自信和堅定決心

 一些國家片面解讀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以為中國為了韜光養晦,會不斷降低原則底線,會拿核心利益作為交換,因此屢屢製造事端、進行挑釁,他們希望中國的和平發展是為求和平什麼都不顧,他們怎麼挑釁中國都可以;另一方面,在處理對外事務中,中國一旦做出較為強硬的回應或應對,一些國家又渲染「中國威脅論」。面對這種情況,正確的戰略思維必不可少,這是習近平屢屢發出要加強戰略思維的大背景。這次習近平首次加上「戰略定力」,這是一種在複雜形勢下抵制誘惑、排除干擾、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目標和首要挑戰上的能力,這是針對目前一些挑戰和威脅而言,如南海問題和釣魚島問題。從長遠看,一時一事不能改變總體戰略態勢,只要堅持走好自己的路,一切都不怕,關鍵是中國要沉得住氣。

 在過去30多年實力積累的基礎上,未來10年將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既需要準確的戰略評估,保持清醒的戰略頭腦,也需要處理複雜局面的戰略定力。隨著中國發展過程中外部形勢的進一步複雜化,戰略定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越是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候,越需要中國冷靜認識和正確對待中國的發展。近年來中日、中菲摩擦,挑釁者都不是中方。如果日本不搞釣魚島「國有化」,菲律賓不派軍艦驅趕停靠黃岩島的中國漁民,危機都不會爆發。一些國家渲染「中國威脅論」,中國對它們早已不再敏感,知道這當中有多少水分和泡沫,中國的「戰略定力」越來越強勢。

中國再塑與世界關係

 習近平指出,和平發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們能不能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這表明中國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與世界良性互動、互利共贏。法國《歐洲時報》2月1日刊出評論稱,自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履職以來,更多把施政焦點放在中國國內,鮮有關於外交事務的論述。縱觀習近平在日前集體學習上的講話,可謂剛柔並濟、把握主動,表現出較好的國際視野,也可能成為中國再塑與世界關係重要特徵。英國《衛報》網站12月30日報道稱,正像1913年一樣,2013年可能會是全球秩序另一個重大轉捩點的前兆,中國正快速接近經濟規模超過美國的那個點,她的軍力正穩步增長,她在主權和領土主張上的自信也在隨之增長。2013年,中國毫無疑問將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馬達,同時一扇通往中國世紀的大門也將打開。

「不謀全域者不足以謀一域」

 習近平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就是歷史規律。世界繁榮穩定是中國的機遇,中國發展也是世界的機遇。的確,自古以來,中國便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等戰略思維而聞名於世,作為中國古代戰略實踐的理論結晶,《孫子兵法》蘊含著相當豐富的戰略思維觀念,其客體觀、目標觀、方法觀、決策觀、境界觀、品質觀等戰略思維,在「習氏戰略思維」都有體現。「習氏戰略思維」的切入點,一是從大看小,放眼世界,總攬全域,站在全域的高度去處理全域與局部的關係;二是從長看短就是面向未來看現在,用長遠的觀點、發展的觀點來對待眼前和現實的問題。

 習近平強調,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我們還明確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鬥目標。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必須有和平國際環境。沒有和平,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展;沒有發展,中國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使國家更加富強,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斷發展起來的力量更好走和平發展道路。所謂「不謀全域者,不足以謀一域」,習近平在懷仁堂所展示的「習氏戰略思維」,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戰略思維,是一種全域性、系統性的思維,是一種具有前瞻性、面向未來的思維,體現了總攬全域、駕馭全域、把握全域的智慧。正是基於這種戰略思維,習近平主導的十八大政治報告,將「兩個一百年」確定為中共長遠的戰略總目標,這也成為他描繪的「中國夢」的主要內容。

相關新聞
警惕極少數人製造港人反對內地同胞的假象 (2013-02-05) (圖)
指點江山: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戰略思維 (2013-02-05)
我們豈能自甘人後? (2013-02-05)
丘成桐:港人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大不如前 (2013-02-05)
政經多面體:樓股又創新高 警惕泡沫爆破 (2013-02-05)
每周輿論動向:港政協委員名單受關注 趨利避害完善自由行 (2013-02-04)
「把權力關進制度籠」意義重大深遠 (2013-02-04)
日圓貶值的制約因素 (2013-02-04)
明刀明槍:社民連核心涉僭建還賊喊捉賊 (2013-02-04)
港青不該迷戀港英統治 (2013-02-04)
西方走廊:中東「火藥桶」隨時炸碎白宮幻想 (2013-02-04)
東張西望:建邊境購物城 妙解水貨問題 (2013-02-02)
自留地:大音希聲 大成若缺 (2013-02-02)
公民教育不能取代國民教育 (2013-02-02)
兩岸保釣須擺脫「攘外必先安內」之囿 (2013-02-02)
中美關係會向何處去 (2013-02-02)
頂天立地:親中絕不可恥 愛國理所當然 (2013-02-01) (圖)
志強時評: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意義重大 (2013-02-01)
西座內望:倒香港米不手軟 建地標竟指浪費? (2013-02-01)
縮窄水貨客利潤空間 (2013-02-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