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把權力關進制度籠」意義重大深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04]     我要評論

屠海鳴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 中國僑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從改善民生到推進民主,已經有更多的跡象表明,新一屆中共領導班子有意在政治改革和反腐敗問題上有所突破。最新的細節是近日舉行的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提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讓人耳目一新。梳理兩個多月來關於政改和反腐敗的表述,大致呈現的是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軌跡。十八大報告提出「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為未來10年確定的目標;習近平在新常委當選首次亮相時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表露的是新班子的決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項規定」,針對的是改進工作作風。如果說這些僅僅觸及「皮毛」,那麼,「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則觸及到了核心問題——權力。

 中共歷來的行事作風是「先放風,後行事」、「先試點,後推行」。由此看來,中共新一屆領導班子已經下決心在政治體制改革上有所突破,以遏制越來越嚴重的貪腐之風,重建社會信任,這也是新班子未來10年不容迴避的課題。

遏制貪腐之風 重建社會信任

 先解決民生問題,還是先解決民主問題?早在鄧小平時代,這項選擇題就擺在了中共的面前。鄧選擇的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吃飽肚子再說,因為生存權是最基本的人權。江澤民時代,面對計劃經濟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矛盾和問題,江毅然選擇從國有企業改革入手,搞活經濟,為改善民生奠定經濟基礎。鄧、江都是用經濟改革的辦法解決民生問題。10年前,胡溫上台後,這個課題又擺在他們面前,他們選擇的仍然是民生優先,所不同的是用社會改革的辦法解決民生問題。這10年間,中國大陸取消了延續了兩千多年的「皇糧國稅」,佔中國一半以上人口的農民種田不僅不用繳農業稅,還可以領到種糧補貼、農機補貼,中國還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行了9年義務教育,這些都是澤被千秋的好事,贏得了老百姓的好評,也是胡溫執政10年的可圈可點之處,但同時社會也出現一些弊端。

 一是權力缺少監督,造成權力失控。經濟改革成果被大量吞噬的現象人所共知,不必贅述,單就社會改革而言問題就不少,比如保障性住房是一項民生工程,但政府給老百姓的好處就有不少被一些不法官員納入囊中。近來被媒體曝光「房妹」事件頗為典型,一位「90後」女孩竟然在鄭州一個社區擁有11套經濟適用房,後來一查,「房妹」之父是鄭州市二七區房管局原局長翟振鋒,一家人共擁有幾十套房產,且一家四口均為「雙戶口」。而諸如「開著賓士吃低保」、「養著寵物住廉租房」的現象,也層出不窮。惠民政策沒有讓真正需要幫助的窮人受惠,而是讓那些依附於某些官員及其「七大姑八大姨」得到了不少好處。這個現象不遏制,就形成了「漏斗效應」,無論政府投資多少錢改善民生,最終,都被這個巨大的「漏斗」漏掉了,惠民政策不但無法贏得民心,反而會引起民怨。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二是腐敗愈演愈烈,群體事件越來越多,「仇視強勢群體」現象到處蔓延。今天的中國社會,深度的「仇視強勢群體」現象到處蔓延,只要是官員和百姓之間、老闆和員工之間、醫院和患者之間產生矛盾,民眾往往不論青紅皂白,絕大部分人都站在弱勢的一方,甚至對強勢一方群起而攻之,釀成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無數的社會現象讓很多人形成了這樣的印象:沒有一個官員不腐敗的,沒有一個老闆不是黑心的,沒有一個醫院不是昧著良心賺錢的。強烈的不公平感,讓很多人憤憤不平,卻無處宣洩,一旦遇到風吹草動,不滿的情緒就被點燃。在很多地方,官員們隨時都感覺坐在火山口上,不知道什麼時候火山噴發。

 這一切,相信新一屆中共領導班子已經強烈地意識到。政治局常委、副總理李克強談到改革時說:「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幹可能不犯錯,但要承擔歷史責任。」他認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是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最近向領導幹部推薦法國歷史學家寫的《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後,這本書在很多城市的書店已經脫銷。當前中國與大革命前的法國有某種相似性,都處於最繁榮的時期,物質財富的增加,催促了人們權利意識的覺醒和敏感,對特權、腐敗、不公正的容忍度更低,執政黨和政府應該更加關注人們的態度,對民眾不滿的地方要及時回應,使下情上達,及時疏導民眾的情緒。如果熟視無睹,將會付出沉痛的代價,給國家和民族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新一屆中共領導班子雖然已經接班,但現在還處於釋放信號階段,待到3月份的全國「兩會」結束後,大家各就其位,各司其職,才可能會有實質性的改革舉措出台。

相關新聞
每周輿論動向:港政協委員名單受關注 趨利避害完善自由行 (2013-02-04)
「把權力關進制度籠」意義重大深遠 (2013-02-04)
日圓貶值的制約因素 (2013-02-04)
明刀明槍:社民連核心涉僭建還賊喊捉賊 (2013-02-04)
港青不該迷戀港英統治 (2013-02-04)
西方走廊:中東「火藥桶」隨時炸碎白宮幻想 (2013-02-04)
東張西望:建邊境購物城 妙解水貨問題 (2013-02-02)
自留地:大音希聲 大成若缺 (2013-02-02)
公民教育不能取代國民教育 (2013-02-02)
兩岸保釣須擺脫「攘外必先安內」之囿 (2013-02-02)
中美關係會向何處去 (2013-02-02)
頂天立地:親中絕不可恥 愛國理所當然 (2013-02-01) (圖)
志強時評: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意義重大 (2013-02-01)
西座內望:倒香港米不手軟 建地標竟指浪費? (2013-02-01)
縮窄水貨客利潤空間 (2013-02-01)
反對派提早部署 密謀掌控立法會 (2013-02-01)
來論:阻致謝意料中事 須防反對派製「港版財崖」 (2013-01-31)
環球視野:美國調整對華政策初現端倪 (2013-01-31)
揚清激濁:實施CEPA十周年 推動兩地轉型升級 (2013-01-31)
雪泥源爪:捍衛主權 決不退讓 (2013-01-3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