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銓 立法會議員
綜援制度的設立,可以為社會上有需要人士提供一個「安全網」,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同時亦要幫助及鼓勵有能力的綜援受助人,重返勞工市場,減少依賴公共褔利,達致自力更生。
一直以來,社會上有不少人認為,綜援制度存在漏洞,有「養懶人」之嫌。雖然我們很難證實這些說法的對錯,但可以肯定,政府為社會上有需要人士和弱勢社群提供援助,實在責無旁貸,亦是天經地義之事。香港人均GDP在國際間位列前十名,顯示本港經濟有較好表現,為政府投入社會福利資源提供良好和鞏固的基礎,但政府有必要採取切實措施,確保社會資源用在真正有需要人士身上。
筆者認同,綜援制度的設立,可以為社會上有需要人士提供一個「安全網」,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同時亦要幫助及鼓勵有能力的綜援受助人,重返勞工市場,減少依賴公共褔利,達致自力更生。所以,筆者關注綜援制度運作多年以來,其本質、目標和成效,跟政府原來所定的,究竟有否出現較大變化?
就業援助計劃成效未如理想
根據政府的數據,社署為綜援人士而設的就業援助計劃,似乎成效未如理想,而年輕人持續申領綜援的情況,亦非常令人關注。根據社署的資料顯示,「自力更生支援計劃」的就業率,由2007年的36.4%下跌至2011年的25.5%,跌幅近11個百分點。至於申領失業綜援的人數,雖然在過去5年有下跌趨勢,到2011年底約有28,000人,較2009年高峰期的34,000人減少約18%,但受助人持續領取綜援的平均時間卻不跌反升,其中以20至29歲的年輕一族最為嚴重。
還記得,在2011年,有報章頭條報道,一名26歲的中大碩士畢業生,申請超過300份工作,但最終還是不獲聘用,要申領失業綜援,這宗新聞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及討論。很多人會問,為何現今的年輕人,這麼容易便走上申領失業綜援之路?究竟是綜援制度出問題?還是社會和生活環境的改變,令人的思維產生變化,令部分人變得越來越依賴政府支援?
鼓勵年輕人貢獻社會向上流動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曾經講過,15至24歲組別人士的失業率一向最高,這些年輕人有別於老一輩,他們不會有「唔努力搵工,領綜援係羞恥」的想法,他們反而很容易接受綜援,因失業申領綜援是應有的權利,認為他們找不到工作,是結構性問題,是社會的錯,是社會要承擔的代價。
如果現今社會部分年輕人真的有這種思維和想法,莫非我們又要將問題歸咎於綜援制度嗎?筆者並不是要針對年輕人,但我們有必要正視這個問題。筆者眼見身邊和社會上,有很多年輕人都奮發上進,工作不怕艱辛,並會把握每一個能讓自己學習和發展的機會。不過,如果現今有部分年輕人真的有這種心態,將申領綜援視作「等閒事」,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我們除了感到可悲外,更加應該設法幫他們糾正這種想法,讓更多年輕人發展自己的力量,貢獻社會,向上流動。況且,釋放社會潛在的勞動力,將可提升社會整體的生產力,有助推動本港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