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意大利羅馬市內商店。法新社
太平金控.太平證券(香港) 研究部主管 陳羨明
農曆新年前(2月8日)我們在本欄以題為「大市借壞消息調整」一文中指,氾濫熱錢近期已成推升環球股市的動力,在股市屢創新高時,市場借壞消息作調整,投資者要明白箇中實質。
本周一(25日),市場再以意大利選舉結果作調整藉口,當天歐股指數下跌了1.32%,歐洲區域主要指數也全面走低,首當其衝的意大利股市暴跌4.89%。美股道指當天下跌216.40點,跌幅為1.55%,翌日港股恒指受拖累跌300點。
歐債危機最危險期已過
其實,歐洲已經度過了歐債危機的最危險點。歐央行已為歐債築起了安全網:去年9月歐央行推出了直接貨幣交易(OMT)機制,只要歐豬國家有需要便會無限量買入該國債。事實上,歐洲多家銀行上月更提前兩年向歐央行償還1,370億歐元的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貸款。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及掌握歐洲最新動態的世界銀行均認為歐債危機風險期已過。從意大利10年期債息亦可看到,2011年底希臘債務危機時,債息一度升至7.26厘,而本月兩次以意大利選舉事件引起市場恐慌,債息僅升至4.5厘和4.77厘,離7厘的警戒線尚遠。歐洲改革進程不時出現的負面消息,往往成為市場調整的引發點。
再看反映市場波動情況的VIX指數,該指數最恐慌時曾攀升至30點以上,周一曾觸及18.99點的近兩個月高位,周四已跌回14.73點的水準。
此外,市場近日的調整藉口還包括人民銀行重啟正回購操作和美聯儲公開的議息會議記錄引發量寬規模減少,以及美國將啟動自動開支削減等等。
對前者,我們在上周五(22日)在本欄以「內地貨幣政策不會貿然轉向」作了分析,不贅。對於後者,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為買債刺激措施作出強力辯護。事實上,美國近期經濟數據仍未如理想,上季GDP意外按年收縮0.1%;1月份失業率由去年12月的7.8%回升至7.9%;1月份通脹則按月持平,為連續兩個月持平聯儲局設定的加息門檻是失業率降至6.5%或以下通脹率升至2.5%以上。兩方面數據與目標仍有一段距離。
其實,正如我們2月8日所指,股市下跌,只不過是市場經過長時間上漲後,借壞消息所作的技術性調整而已。我們上周五在「內地貨幣政策不會貿然轉向」一文最後預測:從技術上看,港股很快會出現一個小反彈。4個交易日過去,昨天港股恆指反彈443點,收報23,020點,較上周五收市位22,782點反彈了238點。
過去一周,港股調整的原因包括:港府出招調控樓市,內地推出「國五條」調控樓市及重啟正回購收回流動性引發A股調整,以及聯儲局議息會議紀錄引發提前退市憂慮,之後又有日圓反彈,及意大利大選結果觸發的不明朗因素等等,大市作出的調整幅度較大,反彈時間比我們預計的略遲。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