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遠近高低看舜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千佛山。 網上圖片

朱文興

 濟南的老城在歷下區,老城的南門外有座千佛山,古稱歷山,歷下因此得名。此山也叫舜山,相傳大舜曾耕種於山下。這山雖然海拔只有285米,但很有靈氣。遠看,近看,仰看,俯看,各有各的韻味;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景致。

 我最喜歡到老城區的大明湖畔看千佛山。夏日,在明湖北岸的柳蔭下,找個石凳坐下來,由近及遠向南遠眺,只見環湖的柳樹像一個綠色的項鏈,湖面上的荷花含著晶瑩的水珠吐露淡淡的芬芳,遠處的千佛山如同一尊巨大的臥佛清晰可見。清代詩人劉鳳誥當年在大明湖北岸的小滄浪上與書法家鐵保飲酒對弈,欣賞湖光,遠眺山色,觸景生情,曾即興吟出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詩句,形象地勾勒出了千佛山給濟南這座千年古城帶來的無窮魅力。

 如在夏日,雨後初霽、風平浪靜之時到湖北岸看千佛山,湊巧還能看到「佛山倒影」。這景觀在歷代名人名士讚詠濟南山水風光的詩詞中有許多生動的描述,如金代詩人元好問的「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明代歷城知縣張鶴鳴的「佛山影落鏡湖秋,湖上看山翠欲流」等,都是千佛山在大明湖中倒影的真實寫照。如今,老城區雖然矗起了許多高樓,但大明湖和千佛山之間的風景視廊尚未完全遮沒,夏日雷陣雨後,佛山倒影有時還可見到。

 秋日,從濟南老城區遠眺千佛山,則是又一番不一樣的感受。青松覆蓋的山坡上點綴著鮮艷的紅葉,在清晰的天際線的勾勒下,顯得分外妖嬈。晚清小說家劉鶚當年遊歷濟南後,在小說《老殘遊記》中記述了遠眺千佛山的印象,「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裡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這描述實在是太形象太貼切了!一年四季,只要有閒暇,我總喜歡到大明湖北岸找個地方坐下來,靜靜地遠望千佛山。「山色只宜遠處看,竹香時向靜中聞」,刻在大明湖東北岸南豐祠雨荷廳的這幅由清代金石學家、書法家郭尚先撰寫的楹聯,真實地寫出了我遠賞舜山的感受。

 我也喜歡晴天爬到半山腰,近看千佛山。從北麓進山後,在秦瓊拴馬的唐槐母子樹前留個影,到唐槐亭中吹個野風歇歇腳,沿西側的盤山道拾級而上,穿過「齊煙九點」牌坊繼續向上,眼前雲霧繚繞,山勢陡峭,書有「雲徑禪關」四字的牌坊背後,一座薑黃色牆壁的寺廟坐落在山崖的陰側。穿過這個牌坊,爬上最後幾級台階,就進入了佛門聖地--興國禪寺的西門。

 這座寺廟始建於隋開皇年間,當時稱千佛寺。唐貞觀年間經擴建,改為興國禪寺。院門口的一幅楹聯,令我百看不厭。上聯是,「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下聯是「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這幅由清末濟南秀才楊兆慶書寫的楹聯,雖飽經風霜,卻歷久彌新,閃爍著人生哲理的光輝。我每次進千佛山,總愛佇立在寺門前,默默誦讀,似有縷縷清風掠過心頭。

 進入寺院內,南北分別是鐘樓和鼓樓,正面是坐東朝西的天王殿,殿內正中蓮花座上供奉的是佛祖釋迦牟尼。佛祖塑像背後,觀音菩薩面東站立。天王殿正對面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的北側是玉佛殿,南側是菩薩殿,分別供奉著釋迦如來佛像、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等。緩步跨進一座座佛殿,裊裊香火把人們帶進了一個佛國世界。

 興國禪寺的南崖壁是著名的千佛崖,開鑿於隋代開皇七年至二十年間。因岩鐫佛,遍佈山崖。舜山、歷山由此又叫千佛山。現存9個造像石窟,最早的雕像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還有唐貞觀年間的造像多尊。崖下的極樂洞、龍泉洞和黔婁洞裡也有造像。看著這些遭受「文革」破壞倖存下來的石窟造像,更覺彌足珍貴,但願這樣的歷史悲劇永不重演。

 出興國禪寺東門,爬上數十級陡直的台階,便到了歷山院,院上面就是舜祠。千佛山上有舜祠,最早見於南燕晏謨《三齊記》。北齊著名史家魏收代理齊州刺史時,曾登臨歷山,並題詩於舜祠牆壁。北宋著名文學家曾鞏出任齊州知州時,在趵突泉畔建了歷山堂和濼源堂,並撰寫了《齊州二堂記》,考證大舜所耕之地就是這座歷山。濟南老城區南門裡有一口舜井,舜井旁有一條舜井街,或許都是舜耕歷山留下的印記。乾隆年間,學界泰斗阮元來任山東學政,常登千佛山,作了《歷山銘》,由古文字學家、書法家桂馥書丹上石。《歷山銘》中有言道,「登此翠微,堂基戴石。岱麓分陰,媯田啟陌。雷雨坐生,峰巒競碧。」千佛山的迷人山色和文化底蘊躍然石上。近處看千佛山,一步一景,處處古蹟,幾乎從一塊石頭,就可以觸摸到濟南這座千年古城的悠久歷史。

 我還喜歡爬到山頂,登高看千佛山。尤其是秋天,天高雲淡,是濟南一年中天氣最好的季節。重陽節前後,傳統的千佛山山會舉辦時,到這裡登高望遠,不僅可以體驗濟南特有的民俗風情,品味當地山裡的特產山楂、核桃和大合柿等,還可享受在徐徐秋風吹拂下登高望遠的愜意。

 登上山頂的望岱亭,向南眺望,青山綿延起伏,泰岱隱約可見。千佛山是泰山山脈的餘脈,濟南老城百花洲東側有一條岱宗街,足見千佛山與濟南、與泰山的親緣關係是多麼的近。從望岱亭向北瞭望,近處的大明湖猶如一面明鏡,在老城裡熠熠閃亮;遠處的黃河像一條玉帶,拐了幾道彎後向東流去;元代畫家趙孟頫筆下《鵲華秋色圖》中描繪的鵲山、華山以及周圍的其他七座山頭,在淡淡的白雲中時隱時現,呈現出「齊煙九點」的獨特景觀。

 登高賞千佛山,不僅泉城美景盡收眼底,更令我感悟到蒼穹偉大和人之渺小,內心有種遠離塵世的寧靜……

相關新聞
百家廊:遠近高低看舜山 (2013-03-25) (圖)
琴台客聚:三旬巧藝詠鈞天 (2013-03-25)
翠袖乾坤:撿垃圾的大學生 (2013-03-25)
跳出框框:家長陪讀 (2013-03-25)
杜亦有道:四名點和三寶 (2013-03-25)
思旋天地:自求多福 (2013-03-25)
網人網事:「仇恨沒有未來」 (2013-03-25)
百家廊:醫患關係何時能和諧? (2013-03-22) (圖)
琴台客聚:為江湖偶遇唱和雲水相逢 (2013-03-22)
翠袖乾坤:如此的音樂會 (2013-03-22)
古今談:印度洋水溫影響中國西南大旱 (2013-03-22)
生活語絲:三亞度假 (2013-03-22)
演藝蝶影:何冀平與《慈禧與德齡》 (2013-03-22)
此山中:元朗千年 (2013-03-22)
百家廊:「淺水的海」巴哈馬 (2013-03-21) (圖)
琴台客聚:殺人事件簿 (2013-03-21)
翠袖乾坤:偽環保小國 (2013-03-21)
海闊天空:走入伊甸園 (2013-03-21)
杜亦有道:信筆成文 (2013-03-21)
隨想國:南 北 (2013-03-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