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鄺福兒獲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者獎」,日前在頒獎禮上從林鄭月娥(右)手上接過嘉許狀。 理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龐嘉儀)生於上世紀70年代中的鄺福兒,其成長見證了香港社會的急速發展,但香港科研基礎始終較薄弱,也為其科研路帶來不少波折。2001年博士畢業後鄺福兒憑優秀表現,獲裘槎博士後研究獎學金資助,赴頂尖名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研究;但至2003年學成返港卻遇上「沙士」,高學歷反而成為負擔,令其一度「雙失」賦閒在家4個月,陷於人生低谷,但憑著對科研的熱誠,他終在化學科技領域闖出事業高峰。
本科畢業於理工大學的鄺福兒,隨後於中文大學攻讀化學博士學位,更獲選到麻省理工做博士後研究,學術科研履歷亮麗。但原來他當年也遇過「畢業變失業」的唏噓日子,2003年返港碰上沙士令他求職無門,「當時有4個月賦閒在家,曾寄出逾50封求職信,但面試機會不超過5個,甚至要退而求其次,申請到中小學教書,也都沒獲接納」。但在這段充滿「悲觀情緒」的日子,他始終堅持理想,終在2004年獲理大給予機會,一步步踏上科研之路。
志趣受奇幻卡通片情節影響
立志投身科研界,源於鄺福兒小時候熱愛砌模型,又喜歡看奇幻卡通片中關於變形、爆炸等充滿化學魔力的情節,而中學母校玫瑰崗中學化學老師的啟蒙,他也一直感恩。但他亦坦言,香港科研基礎始終略嫌薄弱,且社會科氣凡事講求應用價值,不利吸引年輕人,所以特別欣賞肯堅持科研理想的本土學生。
他又表示,自己成長環境較淳樸,不像現時年輕一輩般面對資訊爆炸引誘又多,寄語學生要警惕社會過度重視商業的渲染,認真思索是否自己人生,不要只朝向利益、金錢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