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浸會醫院行政總監陳崇一(左)強調,產科過剩人手及資源可直接由內部調配解決,無須裁減醫護人員。香港文匯報記者劉雅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雅艷)政府實施雙非「零配額」後,一眾私家醫院生意大減。原本接收雙非孕婦冠絕全行的浸會醫院亦受政策衝擊,整體接收孕婦數字急跌80%。該醫院本年首兩月營業額,更是自2006年以來首次錄得單月的虧蝕,今年財政或會錄得赤字。院方強調,正計劃彈性調配人手和資源,令過渡平穩,毋須裁減任何醫護人員,但年中可能加價約5%至6%。
本港1月1日落實雙非「零配額」政策後,對醫院影響逐漸浮現。浸會醫院行政總監陳崇一昨日在傳媒聚會上表示,停收雙非孕婦後,院方接收整體孕婦數字急跌80%,由去年每月1,000名,減至今年每月200名。
停收雙非 全年或現赤字
更甚的是,浸會醫院本年1月及2月均因「零配額」政策及農曆新年假期出現虧蝕,陳崇一表示,本年全年或會出現赤字。另因應院方未來擴展多項服務及加設新儀器,預計財政儲備將由現時27億元減至18億元,當中包括3億元現金流。陳崇一預計,浸會將於年中調整各服務收費,平均加價5%至6%,加幅較大的是個別收費落後於市場的手術服務。
產科人手過剩 將調配內科
產科失去雙非孕婦客源,頓然令原先調動至產科的醫護人手及資源騰空。陳崇一強調,產科過剩的人手及資源可直接由內部調配解決,相信在毋須裁減任何醫護人員的情況下,仍可順利過渡。浸會產科及嬰兒床會各大減一半,由153張減至70張。而人手方面,則會把50名護士(31%)及31名健康服務員(40%)調配至醫療中心及其他病房如外科,「外科醫療服務需求較預期多,因此我們會投放較多資源於此」。
根據醫管局統計,停收雙非孕婦後3個月,除了公立醫院外,私家醫院亦接到5宗非合資格孕婦臨盆前衝醫院分娩的個案,當中有3宗發生在浸會醫院。浸會醫院醫務總監余惠賢強調,3宗均屬緊急情況,其中1宗更是雙胞胎,需即時剖腹生產。院方已即時通報衛生署,又指該3名孕婦均需多付5萬元附加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