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披露與控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卡夫卡。網上圖片

吳小彬

 1920年,卡夫卡結識了一位年輕人古·雅努施,後者愛好文學,其明朗的性格和探求真知的精神,讓卡夫卡很喜歡。他有時到卡夫卡在工傷事故保險局的辦公室拜訪,有時陪卡夫卡回家或散步。他們談文學、談人生、談社會。多年後,雅努施將這些談話整理成書出版。

 兩人初次見面的時候,《變形記》發表已經5年,並且小有聲譽。當雅努施穿過走廊走進辦公室見到卡夫卡,他就不由自主地想,卡夫卡自己不也是《變形記》中不幸的甲蟲嗎?

 有一次,雅努施忍不住說,《變形記》主人公的名字,聽起來就像隱喻卡夫卡。

 卡夫卡打斷他說:「這不是暗記。薩姆沙·格里高爾不完全是卡夫卡。《變形記》不是自白,雖然它確實是一種披露。」

 雅努施說:「這我不明白。」

 「難道談論自己家裡的臭蟲是體面的、明智的?」

 「這在體面人家當然不常見。」

 「你看,我不體面到什麼程度?」卡夫卡笑了。

 雅努施說:「我以為,在這裡『體面』或『不體面』不合適。《變形記》是一個可怕的夢。」

 卡夫卡說:「夢揭開了現實,而想像隱藏在現實後面。這是生活的可怕的東西——藝術的震撼人心的東西。」

 每一個喜愛卡夫卡的讀者,都會感謝雅努施。因為沒有人像他一樣曾經走進卡夫卡的辦公室,看到職場上的卡夫卡,看到卡夫卡忍受著身體的不適和精神痛苦在勉強應付差事,看到卡夫卡的寬敞卻顯陰沉的辦公環境,以及卡夫卡那位總是傲慢地板著面孔的同事,親耳聽到卡夫卡對國家機關人員的本質的分析與認定,對把活生生的人編成號碼的管理系統和體制的厭惡與擔憂,並把這些一一記載下來。如今它們已經成為珍貴的資料和信息,對我們解讀卡夫卡的小說極有幫助。

 一天早晨,格里高爾從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甲蟲。各種各樣的恐懼,隨即霧霾般籠罩了他。他害怕不能趕上早晨的火車、害怕不能按時上班、害怕老闆的心腹看見他遲到、害怕受到老闆的訓斥。他千方百計想站起來,想上班去,父母和妹妹很快察覺了他的異常,他們在催促他,他不想讓他們為自己擔憂。只一會功夫,公司的秘書主任就找上門來了,在問格里高爾為什麼今天沒去上班。他更著急了,他費盡力氣打開門,向秘書主任解釋,他馬上就會去公司,馬上就會開始工作,他想讓秘書主任在老闆面前為自己說好話,他對公司忠心耿耿,他不想丟掉工作,父母和妹妹都要靠他來養活呢。秘書主任見到他的模樣,嚇得驚叫不已,倉皇而逃。家裡人對他變成甲蟲,也大為驚駭,父親粗暴地將他趕回臥室。雖然變成了甲蟲,可格里高爾仍舊關心怎樣還清父親的欠債,怎樣保障家人的生活,他還想送妹妹上音樂學院。可是,他現在成了全家的累贅。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掙錢,他們忍受不了格里高爾這個負擔。格里高爾又餓又病,悲慘地死去了。親人對他的死無動於衷,滿懷希望地開始了新生活,而且一起乘電車去郊遊。小說的最後一個細節便是洋溢著青春活力的妹妹,率先在電車上跳了起來。

 《變形記》不僅是一個可怕的夢,還是一則寓言。這篇小說象徵性地描寫了現代人的生活和精神困境,以獨特的形象和筆調刻畫了人的焦慮與恐懼。滿腹心計、物慾旺盛的各色人等,充斥在都市的每一條街道、每一間辦公室裡,即使回到家裡,你也會碰到這種人。作為一名旅行推銷員,格里高爾恪盡職守,成年累月到處奔波,連吃飯的時間都無法保證,可沒有人體諒他的難處,他還隨時可能受到同事的擠兌。老闆更是一個趾高氣揚的人,對員工非常苛刻,在他眼裡,彷彿別人都是壞蛋,必須經常加以督促和訓斥。格里高爾不過遲到一個多小時,他就派人找來興師問罪。

 其實,格里高爾變成一隻蟲子,在蒙受種種羞辱的同時,他也有了一種與以往不一樣的觀察人和生活的方式,他具有了一雙異於常人的眼睛。人們在他跟前不加掩飾地顯出本來面目,生活的底色和真實形態也在他身前暴露出來。

 人們多是強壯的、厚顏的,走在街上橫衝直撞,在各自的職業中全睜著血紅的眼睛,一點蠅頭小利也令他們爭先恐後。為了提薪、陞遷或其它好處,人人絞盡腦汁,使出各種招數。這種爭奪顛覆了人們之間的關係,將以前遮蓋在表面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撕碎了。

 金錢統治了一切,利潤成為唯一的價值坐標。為了利益的最大化,人們被驅趕著,或者驅趕著別人,同時也在相互驅趕著。到處都可以見到上竄下跳的人、不擇手段的人、在壓力之下隨波逐流的人、用盡力氣打拚卻一貧如洗苟延殘喘的人。被人稱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東西,不僅是世界的一種樣式,也是人們心靈的一種狀態。

 正常的、保留著傳統道德觀念、還懂得一些廉恥的人,反而顯得不正常、不合群,顯得軟弱、渺小和孤僻,他會感到處處是敵意、是不合拍、是格格不入。他無法擺脫從每個角落射來的寒冷與狐疑的目光,他好像天生就欠著別人一些什麼。為了自己的與眾不同,他需要不斷的自我反省、自我懷疑、自我檢討,最後演變著自我折磨,就因為他比別人多了一點善良,多了一份好心,少了一些兇殘。「黑雲壓城城欲摧」,不知從哪一天開始,恐懼日日夜夜緊緊揪住他,他想躲開人們,他想逃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他往哪裡躲呢?他能逃到什麼地方去呢?伊甸園已被摧毀,諾亞方舟不見蹤影,連上帝都被人宣佈已經死亡,走投無路的人呵,被罰在這個世界上獨自承受辛酸、畏懼和苦難。在那些痛苦和遭受遺棄的漫漫長夜裡,如果有一個晚上他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人人討厭的甲蟲,那不是太有可能了嗎?

 正如卡夫卡所言,《變形記》是一種披露。小說披露了資本主義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毒害,披露了物慾和利益追逐滲透進每一間辦公室、每一個家庭,披露了異化社會中人吃人的真相。卡夫卡離開這個世界已經80多年了,今天,他揭露和批判的世態人心,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愈加強化了,並且成為一種趨勢,成為一種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所向披靡的潮流。這種潮流,有時又像一列飛奔的火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管束它,它衝破一切阻攔隆隆駛來。列車時而名「現代性」,時而號「全球化」,時而曰「市場法則」。它有一整套的管理體系及方法,有適應各行業的考核機制、測評數值和查驗標準,還有一些為方便官僚管制而設計的人員識別及遴選程序,它當然還是要把人編成號碼,然後輸入各種型號的計算機裡。每個人都要經過它的檢查,誰都無法逃脫它的控制,如果它給你一張車票讓你上車,你已夠幸運,如果它將你甩開或將你扔了下來,你將萬劫不復。

 《變形記》早就提前預告了這一切。顯然,小說不僅是一種披露,還是一種控訴。

相關新聞
他們眼中的「貧」香港 (圖)
上海國際藝術節「扶青計劃」 全球招募人才 (圖)
復活節推多項法貝熱展覽配套活動 (圖)
讀城記:水客與政治
歷史與空間:漢籍的東傳與文明的交融 (圖)
來鴻:草之青韻 (圖)
文藝天地‧生活點滴:粉 餃 (圖)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燕
文藝天地‧手寫板:離奇古怪的民間蛇俗 (圖)
百家廊:披露與控訴 (圖)
琴台客聚:百毒不侵
翠袖乾坤:范冰冰為壓軸發脾氣?
天言知玄:前因
杜亦有道:不要復出
隨想國:臭 草
路地觀察:伊坂的敘事遊戲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