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民意期待張志軍訪台 兩岸合作再謀新突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01]     我要評論

姚志勝 全國僑聯常委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新任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上任之初就公開表明有意親自訪問台灣,以補其前任王毅的「遺憾」。近日台灣一項民意調查發現,高達56.4%的受訪者同意張志軍親身訪台,認為有助兩岸關係和平向前。國台辦與陸委會最高負責人互訪,是兩岸關係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指標,兩岸應互利互讓玉成其事,增進政治互信,推動兩岸關係再上新台階。前不久閉幕的北京「兩會」,全面確立「習李體制」,大陸惠台政策將持續鞏固深化,為兩岸合作開闢更廣關空間,更多地造福兩岸人民,台灣方面應從民族發展的高度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方向,共圓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一、兩岸關係取得突破的重要指標

 近年兩岸關係突飛猛進,兩岸高層交流日益密切。台灣政界領袖,如卸任副領導人連戰、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乃至藍綠陣營的縣市長早已在大陸留下踏訪足跡;與此同時,國台辦的官員訪問台灣也是常事,常務副主任鄭立中、副主任孫亞夫和葉克冬,都頻繁訪問台灣。兩岸現任和卸任官員互訪,以前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如今就像走親戚般平常自然。

 隨著兩岸交流逐漸進入深水區,實現國台辦與陸委會最高負責人的互訪,是兩岸關係取得象徵性突破和實質性突破的最重要指標。前任國台辦主任王毅在離別之際表示,自己遺憾任內未去台灣訪問,期許未來的國台辦主任可以順利成行。王毅也指出,「國台辦主任訪台時機其實已經大體成熟」。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也表示,「在適當時機、以適當身份、相關條件都能充分配合下,歡迎新任國台辦主任來訪」。國台辦與陸委會最高負責人互訪在官方層面已具有一定共識,雙方只要肯發揮聰明才智,以互利互讓的姿態,不難為實現互訪找到解套之方。

 台灣指標民調公司近日公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關於台灣居民是否同意張志軍訪台一事,同意的有56.4%,不同意有22.2%。如果跟2008年時詢問民眾是否同意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相較,兩調查皆顯示,多數民眾同意政府應允許大陸對台事務指標性人物來訪,民眾接納程度已較馬英九就任第一年時為高。可見,國台辦主任訪台在台灣已具備充分民意支持。事實證明,大陸涉台事務官員赴台考察,能更好地為台灣同胞服務。大陸對台協作養殖虱目魚在台南獲得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鄭立中數度親赴台南學甲鎮與當地養殖戶面對面地交談和溝通,一來及時解決協作運作過程出現的問題,二來讓當地民眾清楚了解大陸的惠台政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營造更濃厚的交流合作氣氛已不可逆轉,國台辦主任赴台是順理成章之事。

二、大陸對台政策只會更好

 過去5年,是兩岸交流成果最豐碩、得利最多且關係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大陸兩會閉幕後,「習李體制」展開新十年,大陸對台未來政策走向備受關注。

 兩會前夕,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率台灣各界知名人士訪問大陸,獲得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時任國家主席的胡錦濤高規格接見。輿論解讀,「習連會」、「胡連會」彰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大陸不但進一步強調對台方針政策的原則性和堅定性,同時秉持長期以來一貫的穩定性與連續性。在此基礎上,習、胡兩位領導人還就未來兩岸關係發展提出新希望,描畫出新前景,表現出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決心與信心,充分展現大陸對台政策與時俱進的開創性。

 李克強當選新總理出席首次記者會時也表示,新一屆政府將會履行上屆政府所做的承諾,並且努力尋求合作的新的推動支點;在推動大陸進一步開放和發展當中,會更多地考慮台胞的福祉和利益,台灣和台胞在發展當中可以更多地利用大陸發展的機遇。 

 張志軍在出席近日在福建舉行的第11屆兩岸關係研討會上提出多項對台政策,包括繼續推動兩岸貿易投資,鼓勵中國企業積極赴台投資以促進兩岸合作;擴大兩岸金融往來,統籌規劃和協調推動兩岸產業合作;以及將繼續擴大民眾赴台自由行的規模等。大陸推出的多項穩步推進兩岸關係全面發展的新措施,就是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的制度建設,提高兩岸交流合作的品質和效益,使之對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產生更積極的影響,增強兩岸同胞支持、維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信心和熱情。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張志軍引述鄧小平的名言來形容:「路子走對了,政策不會變。要變,也只會變得更好。」

三、兩岸攜手合作 共圓中國夢

 今年人大閉幕會上,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就職演說」,九度提到「中國夢」,並呼籲兩岸攜手「支持、維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開創中華民族新的前程」。有台灣媒體指出,「中國夢」是兩岸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標,台灣要在實踐行列之內,不能置身事外。「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如今,兩岸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台灣當局領導人應積極回應大陸共圓「中國夢」的呼籲,從全民族發展的高度來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方向,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新的更大的動力。

相關新聞
每周輿論動向:特首普選兩前提是憲制要求 「癱中」難掩暴力違法本質 (2013-04-01)
民意期待張志軍訪台 兩岸合作再謀新突破 (2013-04-01)
「癱中」貪圖造勢 鼓動學生犯法 (2013-04-01)
戴雅門為何將香港當作「國家」? (2013-04-01)
止戈為武:人大政協軍隊專委履職面臨挑戰 (2013-04-01)
明刀明槍:民陣衝擊、教協洗腦、學聯罷課:「癱中」禍害下一代 (2013-03-30)
拆穿「癱中」糖衣 阻止倒香港米 (2013-03-30)
惠言貞音:兼顧兩地利益和感受 妥善處理奶粉問題 (2013-03-30)
西方走廊:華爾街「虛火」釀造超級泡沫 (2013-03-30)
來論:「愛與和平」外衣難掩「癱瘓中環」暴力違法本質 (2013-03-29)
少數反對派堅持與中央對抗不得人心 (2013-03-29)
明刀明槍:程翔為什麼要扭曲喬曉陽講話? (2013-03-29)
教協鼓吹「癱瘓中環」禍害學生 (2013-03-29)
西座內望:蕭若元結束「人網」要脅黃毓民 (2013-03-29)
揚清激濁:用足中央惠港措施贏得重大商機 (2013-03-29)
來論:「癱瘓中環」信念書的核心是違反《基本法》衝擊法治 (2013-03-28)
環球視野:從習李新政的法治特色說起 (2013-03-28)
解惑篇:嚮往中國夢 實踐中國夢 (2013-03-28)
「佔領中環」歪理連篇 (2013-03-28)
港台事件政治化別有所圖 (2013-03-2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