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美 芝加哥大學學生會原副會長 聯合國學術影響工程美國學生代表 藝廊廊長
長實主席李嘉誠先生表示愛國就是要「講真話、做實事、有貢獻」,並且由衷欣賞習近平主席近期談到的「中國夢」。我感到有很大的啟發性。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各種各樣的「集體夢想」,夢想既與每個人的思想、性格、人生等緊密聯繫,又與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等息息相關。迄今為止,敢以國家來做夢的只有中國和美國這種大國。要知道,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資格來做夢的,只有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講真話、做實事、有貢獻」,愛國就是要看對國家的態度及具體行動,這樣才能實現「中國夢」。
李嘉誠先生每年都向傳媒表明自己「愛中國、愛香港」,今年也不例外。李嘉誠先生去年8月出席業績發布會,被問到那時鬧得沸沸揚揚的國民教育爭議時,強調自1940年來港生活,自己一直愛國愛港,他透露自己編制「講義」,每周向孫兒灌輸愛國觀念。李嘉誠以親身踐行,為港人作出愛國愛港的明確示範。
「美國夢」的誘惑與幻滅
我是一名剛在美國大學畢業不久的香港學生,對「美國夢」(The American Dream)的誘惑與幻滅有些許感受。「美國夢」在廣義上的淵源,可以追溯至19世紀歐洲移民來到北美披荊斬棘、開闢新的生活的時期,隨著現代美國民族及其文化的孕育成熟,作為共同文化心理的一種表現的「美國夢」也逐漸形成—它的第一個舉世聞名的典範和系統而雄辯的鼓吹者就是本傑明.佛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他編纂的《窮人理查的年曆》(Poor Richard's Almanac, 1733-1758),在美國文化史上第一次全面、生動地宣傳了個人奮鬥、發家致富的「揚基精神」(Yankeeism),而他後來撰寫的《自傳》(Autobiography, 1771-1788)更是一本具體教誨如何實現「美國夢」的教科書。
一直以來,美國夢都是美國人的精神支柱,激勵著許多代美國人為之奮鬥。然而,美國經濟長期的低迷卻令「美國夢」越來越難以實現。www.americandream.com曾發表一篇名為「美國人沒有工作、沒有希望、沒有未來」的文章,列舉美國中產階級快速消失,貧窮階級擴大的27個現象,包括僅47%的勞工做的是全職工作;超過600萬人失業的時間長達1年半以上;1.086億人沒有就業、就業不足或不考慮就業;中產階級的工作機會比2000年少了10%;1970年代美國有25%的工作是製造業性質,如今已降至9%。過去20年美國一般民眾的平均所得不增反減,而富有階級卻變得更有錢。布魯金斯學會的經濟學家索希爾(Isabel Sawhill)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貧窮家庭的兒童與富裕家庭的兒童在學校成績、大學入學率和家庭結構等方面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
「中國夢」正在取代「美國夢」
「美國夢」曾經吸引全世界的人前往美國「淘金」,但現在「中國夢」也初具雛形,如今的中國像一個新大陸一樣,吸引越來越多港澳台同胞到中國內地「淘金」,從事各種職業。他們來到中國內地「淘金」,發現在內地得到發展的機遇更多。英國《泰晤士報》的一篇文章曾說,中國的經濟落後於美國,但它對於未來的樂觀情緒、它的社會活力和它的愛國熱情遠超美國,「中國夢」正在取代「美國夢」。
正如魯迅說:「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中國人的愛國熱情發揚起來,實現「中國夢」才有希望。習近平主席在今年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實現「中國夢」,要凝聚大家的力量。縱觀歷史,不難發現,中華民族是個優秀的民族,但也是個喜歡折騰的民族,很多時候是發展一段,折騰一段,致使國家的發展不進則退。所以,能否實現「中國夢」,關鍵在於習近平主席所說:「實幹興邦,空談誤國。」李嘉誠先生說,愛國就是要「講真話、做實事、有貢獻」,其內涵是比較接近的。
愛國就是要看對國家的態度及具體行動
李嘉誠長期以來愛國愛港的義舉受到普遍的尊重和讚揚。鄧小平1986年6月會見李嘉誠時,對他捐款辦汕頭大學的精神表示讚許,對他說:「你對國家提供的幫助是扎扎實實的,感謝你對國家的貢獻。」江澤民1993年10月會見李嘉誠時,稱讚他是「一位真正的愛國者」。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慶典,胡錦濤與李嘉誠會面期間高度稱讚李嘉誠「愛國愛港愛鄉」,為深圳改革和香港繁榮穩定作貢獻,並希望李嘉誠繼續發揮影響力,為粵港深港合作、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及國家改革開放作更多貢獻。
我認為,「中國夢」就是給中國人民量身定做的「一雙鞋子」,只有穿上它才舒適,才輕快,才青春煥發,才健步如飛。中央最近強調特首必須「愛國愛港」,話題引起各界熱議。有人辯稱,愛國愛港根本沒有客觀標準,繼而推論毋須堅持要求愛國者治港的原則。李嘉誠關於愛國的看法具有啟示意義,愛國就是要看對國家的態度及具體行動,具有清晰明確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