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今春續緣寫實主義 艾軒《人在遠方》與王沂東《鬧房》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王沂東《鬧房》 油彩畫布 1998年作 成交價: 19,160,000 港元 亞洲藏家

 艾青之子艾軒畫作《人在遠方》,藏區少女的彷徨與疑惑盡藏於目光之中,模糊的大地背景,寫實的人物刻畫,在人與自然的對立中傳達著生命與現實的張力。如果說浪漫主義有時會給藝術蒙上無病呻吟的薄紗,那麼技術高超的寫實主義可以將命運註釋得更加深入皮肉。

 蘇富比作為唯一一間設有20世紀中國藝術專家部門的拍賣行,於去年秋拍已經將中國寫實畫派拉到人們面前,王沂東、艾軒、陳逸飛、陳衍寧,今年春拍蘇富比又將中國寫實畫派作為重要選件主題之一,開出了中國寫實畫派第二波。4月6日,《人在遠方》最終以逾1,000萬港元落錘,而首度在市場上出現的王沂東作品《鬧房》則以逾1,900萬港元成交。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夢薇 圖:部分由蘇富比提供

《人在遠方》 憂傷的語言

 「今年春拍的主題有兩個,一個是中國寫實畫派,另一個是『老油畫』,寫實畫派重推的是王沂東的《鬧房》,還有就是像艾軒的《人在遠方》。」部門專家介紹說。 而蘇富比20世紀中國藝術的春拍圖錄封面便是艾軒這幅《人在遠方》。

  專家帶領記者由畫作的右側進入,緩移至左側,整個觀賞過程,少女的目光始終與觀者目光交灼相視,難以名狀的對生命的焦慮感從清澈的目光中直射人心,一種不撕心裂肺卻是壓抑的無助正正打在現實中。「眼睛是艾軒創作的一個特點,是畫家自成一派最特意經營的一個部分。」導賞的過程中專家講解說,畫家透過眼睛的刻畫來講述人內心的境地,讓觀者從眼睛,透視作品和人物的靈魂,引發某種共鳴,繼而在作者和觀者間建立起一種交流。

 相比艾軒其它畫作,這幅畫的特點首先體現在刻畫對象的數量上,是兩個主體,艾軒以西藏為主題的作品一般是單人肖像,像這樣的雙人題材為數極少,但是人物的增加恰恰是賦予了畫作戲劇性的張力。畫中的藏族男女似為情侶,而男子側身而立,神有慼慼然,而少女雙手緊抱,目光移向與男子相反的方向,使得兩人的關係驟感疏離。而女孩情緒中的疑惑、焦慮和盼望盡收雙眼之中。

 《人在遠方》的背景是西藏的茫茫白雪地,極為簡潔,用遍野的白雪來填滿畫面,直至上方邊沿才露出一線天際。整幅畫作的光線調度到人物的上半身,使得模糊處理的背景大地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另一個視覺焦點。蒼茫無盡的大自然和女主人公的眼神,是將自然的強大與身處自然中人物命運的孱弱無力的對比,也是在人與自然的對立中傳達生命與現實的張力。

 專家介紹說,其實艾軒西藏題材的畫作象徵著中國藝術史上兩條線的拓展,「一個是縱向的、深度上的,另一個是橫向的。」古代時候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畫家很少深入苦寒之地采風作畫,所以以西部為題材的畫作一直是空白,直至20世紀中葉,藝術家陸續向西部發展,好像徐悲鴻的弟子孫宗慰隨張大千赴敦煌考察,在青海畫了許多蒙藏題材的油畫,而60年代以後,知識分子上山下鄉,開展了一股關注少數民族的浪潮,如陳逸飛、陳丹青等,都分別創作自己的「西藏系列」,但是能一直堅持矢志不渝的,只有艾軒一人。

大雅風俗 《鬧房》

  與《人在遠方》相互輝映的是王沂東的《鬧房》。首度面市的《鬧房》是王沂東首次以婚嫁為題材的大型群畫,完成於1998年,據介紹,作為以刻畫鄉間少女和新娘著名的畫家,這種群像作品在王沂東的創作中僅僅有3件。

  王氏的作品通常是描繪單一對象或者是一男一女,而這幅群像畫作的難度就出來了:同是赴宴的鄉民,如何在襯托主角之餘,將不同性別、年齡、經歷的個體的個性表現出來。畫家為突顯這種微小的差別,憑借婚宴中的敬酒、鬧新房等情節而引發的眾賓客各種反應,讓熱鬧之餘的客人們為觀者講述「自己的故事」。畫家用了四根蠟燭,將新房點亮把光影投放到每一個人的臉上,同時藉著光暈的擴散,從中間到兩邊排列出人物的主次關係。通過對光線的調度營造出畫面的舞台感,大概是由於王沂東對電影的嗜好。《鬧房》在這一點上區別於同是寫實畫派代表性人物的陳逸飛「老上海」系列,並不走傳統道路,而是用電影的手法在細緻的運營中,描述出現實的意味。

市場中的寫實畫派

 王沂東的《鬧房》自1998年完成以來便落入私人手中,未曾在市場上露面,但是其續作,《鬧房NO.2—吉祥煙》曾在2008年蘇富比登場,最後以1,298萬港元成交,創下王沂東作品最高紀錄,並維持了2年。

 作為中國寫實畫派中的領頭羊,艾軒、楊飛雲、王沂東在近幾年的拍賣市場讓人難以忽視。根據雅昌指數中國寫實畫派30指數顯示,艾軒的成交率高達82%,艾軒的油畫作品總上拍量為225件,總成交量為182件。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艾軒的油畫作品就已經佔據了一定的市場,其市場啟動明顯早於當代藝術,其市場表現也明顯好於同期的當代藝術作品。2010年,北京保利秋拍中,艾軒的作品《聖山》最終以2,072萬元人民幣成交。2011保利秋拍「現當代中國藝術夜場」上,由何多苓、艾軒共同創作的《第三代人》最終以2,875萬元成交。《第三代人》是在種種思想與社會的變革下創作出來的,也帶上了那個時代的標籤。

 如果說寫實畫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對觀者展現出戲劇性的效果,寫實油畫在通常理解上會認為是最考驗藝術家技巧和功力的,一幅作品可能會花費藝術家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完成。雅昌藝術專家說中國寫實油畫貼近本土藝術品味,這是從土地、人情世故和政治社會更迭中產生的生活認知,就如艾軒常年生活在西藏,對於藏區生活的人文關懷和生活的體驗,讓創作更加能傳達出一種活生生的真實感,加之畫家個人的視角和經歷,「就好像艾軒,本人是有一些小憂鬱的,所以他畫作中的人物常常有一種憂鬱的東西在裡面。」蘇富比的專家指出,當這種畫家在鄉土中的生活體驗和自身的精神氣質調和到一起,他的藝術語言也就形成了,比如艾軒人物的眼睛,比如王沂東筆下中國鄉村女性的含蓄和寧靜。與觀者的共鳴是寫實畫派征服市場的潛在素質。

 四天的拍賣跟蹤,例如中國書畫、瓷器雜項等傳統文化場次中國藏家的身影較多,而收藏油畫的人群相對較少,市場的形成因素十分複雜,但是對於藝術機構,是否對於市場有引導的義務和責任。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陳逸飛、艾軒、王沂東、陳衍寧等人已受到海外市場的關注,並成為重要畫廊的代理藝術家。例如美國哈夫納畫廊代理了艾軒、王沂東、陳衍寧等;陳逸飛成為倫敦瑪勃洛畫廊(Marlborough Gallery) 簽下的第一個亞洲藝術家。按照蘇富比20世紀中國藝術的專家郭東傑的闡述,人們對其了解是需要知識儲備和時間的,油畫的語言體系和藝術歷史是在西方形成的,有認知和發展的過渡,這會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近年來市場聚光燈更多是停留在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等畫家身上,而我們從去年秋拍到今年春拍引進中國寫實派畫作這個主題,是要把大家還沒有注意或者說是還沒有重視的東西介紹到群眾面前來,從接受到認知,逐步的進行『教育』,其實是一個滾雪球的過程。」

相關新聞
鶯歌陶瓷老街 濃濃的藝術氣息 (圖)
Vivid Sydney 點亮澳洲海港之都 (圖)
剎那美景 (圖)
今春續緣寫實主義 艾軒《人在遠方》與王沂東《鬧房》 (圖)
中國寫實畫派 (圖)
《人在遠方》油彩畫布 (圖)
放大鏡:關鍵時刻的畫作 (圖)
拍場錘音:蘇富比春拍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成交2.4億港元 (圖)
百家廊:為相貌負責 (圖)
琴台客聚:政治劇
翠袖乾坤:家家女兒都是寶
海闊天空:千年一吻水晶宮 (圖)
生活語絲:檳城印象
隨想國:登山
獨家風景:第一夫人和品牌
懷念趙無極:一個時代的結束 (圖)
趙無極被「世界」收藏的藝術家 (圖)
回歸故土 (圖)
《10.1.68》 (圖)
《15.05.6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