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李樹甘、吳祖堯
據《2018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香港勞動人口到2018年就會到頂,之後將會長期下跌,由2018年358萬,下降到2035年的337萬,即平均每年減少約一萬人。勞動力萎縮,不利經濟可持續發展,加上人口老化,平均每名勞工的負擔加重,令打工仔百上加斤。
社會正討論應否放寬輸入外勞的限制去解決勞工不足問題。香港對輸入外勞的限制很多,煩瑣的手續和冗長的時間大大減低了僱主輸入外勞的意欲。儘管近年申請宗數及人數上升,但規模仍不算大,據報道2010年至2013年透過「補充勞工計畫」獲批輸入勞工的人數只有約4,102人,相對申請人數10,863,成功率只有38%,進出口貿易和飲食及酒店業2012年僅輸入了84名勞工,截至2013年六月底,透過勞工處「補充勞工計畫」在港工作的外勞,更只有2,612人 。
輸入外勞的支持者認為輸入外勞可緩和部分行業勞工短缺問題,並降低生產成本。外勞願意從事低技術、本地工人不願做的工種,解決結構性勞工短缺(勞工市場錯配),使本地工人可轉而投入生產價值較高產品或服務,增加本地產值。同時亦能補足因人口老化而流失的勞動力,更可打擊黑工並帶來稅收。
另一方面,社會可能擔心輸入低技術外勞會產生負面影響,對本地工人不利,包括本地工人被外勞取代,及拉低本地工人工資。經濟衰退時,或會導致勞工過剩,帶來更多失業。外勞可能使社會成本增加,例如人口增加會加深交通壓力、增加犯罪率、醫療保健設施不勝負荷等問題。
輸入外勞是一把雙刃刀,一方面有助香港經濟可持續發展,但亦會帶來額外的社會成本,成功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同心協力處理輸入外勞的問題,以持續發展香港經濟,使大家都能得益。政府可擔當組織者的角色,平衡各界利益,而非交由勞資在談判桌上角力,令原本已十分緊張的勞資關係再添裂痕。
從資方的角度,輸入外勞有助減輕成本,但他們未必考慮到本地工人的憂慮及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從勞方的角度,任何有機會對他們產生負面影響的政策,大多都不會支持,但未必考慮到勞工短缺為企業,以至整個經濟帶來多大的負面影響。
事實上,香港已透過輸入外傭而得益。不少港人對家務不感興趣,輸入外傭使更多婦女投身社會從事較高技能的工作,加上容許外傭工資低於本地工人,令不少家庭的收入增加,亦提升了整體經濟得益。由此可見,若港人已對某些中低技術的工作不感興趣,以較低工資輸入外勞,可令整體經濟得益。惟目前零售、飲食、清潔、酒店等某些缺人情況嚴重的工種正處一個十分尷尬階段,工人一方面還未對這些工作完全失去興趣,因為他們未必有能力轉型從事較高技術的工作,另一方面嫌棄工資低,難以生活。因此,他們反對輸入外勞,擔心外勞「搶飯碗」及拖低工資。
宜培訓及補償雙管齊下
處理這個尷尬階段需要培訓及補償雙管齊下。輸入外勞能令整體經濟得益,但同時本地工人亦會擔心生計被影響,政府有能力將一部分得益重新分配到受傷害者手上,以達致全民受益這一目標。另外,政府可培訓低技術勞工,以從事較高級的職位,將整個產業升級。
以新加坡為例,在500萬人口中,廉價外籍勞工約佔100萬人,在解決勞工短缺的同時,亦減慢民生相關物品價格上升幅度,市民受益之餘,也能吸引外資專才,有利可持續發展及提升國際競爭力。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