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無論閱讀任何文章,若能分清結構布局,必定有助理解內容。資料圖片
——卷一結構劃分之一
結構分析,已成公開試必考能力與題型。可惜不少考生即使讀書經年,仍未能掌握文章結構劃分的技巧。究其主因,在於捨本逐末,只奉「寫作技巧」劃分法為圭臬,以為只須掌握各文體之寫作技巧,便能理解文章思路,其實不然。以寫作技巧法分析文章,雖具一定成效,惟僅能應付結構簡單、內容顯淺的文章。面對結構非典型、文意隱晦的文章,徒以寫作技巧劃分,恐怕只會不得要領。筆者認為,必須配合「文章要旨」作結構劃分,抓緊文章的思路,方能穩操左券。
茲以考評局2012年練習卷閱讀理解文章龍應台的《目送》為例,闡述「寫作技巧」與「文章要旨」合璧的結構劃分方法。文章以《目送》為題,內容自然與目送有關,故只須注意不同場景的目送片段,便能掌握文章思路脈絡。又文章屬典型的敘事抒情文,故只須找緊文章的敘事線索,便可從容理解文章結構。
最後,只須找出表示「敘事線索」與「目送場景」的文句,即可劃分結構。現分析如下:
《目送》一文的結構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段至第二段。我們可從「華安上小學第一天……。」一句知其敘事線索;從「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一句知此為第一次目送場景。
《目送》第五段點明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為第三段至第四段。「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一句乃敘事的時空遷移。此外,文中「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一句表示此乃第二次目送場景。我們從「現在他二十一歲」一句知時空遷移,文中「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隻郵筒。」一句反映此乃第三次目送場景。
第三部分為第五段。通過分析「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一句,可知此段緊扣主題,點明對人生的感悟。段中「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一句,具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四部分為第六段。「博士學位讀完之後……」一句,點明描寫的場景為自己年青之時。從「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一句得知此乃第四次目送場景。此次目送的對象不再是兒子,而是父親。
第五部分為第七段至第八段。此兩段旨在敘述父親的漸行漸遠,從「每個禮拜到醫院去看他,是十幾年後的時光了。」與「火葬場的爐門前」兩句得知;同時,此兩段分別描述兩次目送場景。「我拎起皮包,看著輪椅的背影。」乃第五次目送場景。「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乃第六次目送場景。
第六部分為第九段。「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一句重申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同時,更進一步闡述人生如此,不必強求的道理─「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總之,抓緊「寫作技巧」與「文章要旨」,何愁不懂劃分結構。 ■謝世杰 資深中文科教師
作者簡介:「愛智慧.好詩書.擅思考」。福建中學(小西灣)中國文學科科主任。熟悉公開試考評模式與評核準則。
學校簡介:福建中學(小西灣)是全港唯一一所在中文科採用完善自編教材的學校。整套教材由初中至高中一共10冊,並配以寫作及口語課本,是一套高度切合學生需要的教材。該校中文科教師師資優良,多位老師獲獎,更獲邀至兩岸等地作分享交流;學生於中文科的成績更錄得連續數年9級增值。
■預告:下期專欄(23/10(星期三))將繼續探討「卷一結構劃分之二」。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