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遇到有人過身,我們會說「安息」等委婉語,避忌死的不吉。 資料圖片
粵語常說「烏鴉口」、「開口中」。的確,人們相信語言不單具備表意功能,有時更會帶有一些魔力,能使所指涉的壞事成真。所以,「死去」、「死亡」等詞彙便自自然然成為所謂「禁忌語」,讓人特別在口頭使用時刻意避免。
有會弄髒的餐桌,所以需要桌布;有會寫錯的鉛筆,所以需要橡皮擦。文化中有了禁忌語,但「死去」、「死亡」等概念又不能不表達,因此便需「委婉語」,如「長眠」、「走了」、「安息」、「離開」等,便是今日較常用來取代說「死」的語詞。
佛教徒「息勞歸主」 啼笑皆非
這些委婉的說法中,有不少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如基督宗教篤信靈魂之說,逝世的信徒若生前長遭疾病折磨,眾人或會以「靈魂脫離了受苦的肉身」為言,而避免直說那位弟兄「死了」。至於「蒙主寵召」、「永生天國」等,亦顯然與基督宗教的信仰存在關聯。
正因「死」的委婉語常常涉及宗教意義,選用時必須仔細考慮所述對象的信仰背景,不然,若某人生前奉持佛法,我們卻說他「息勞歸主」、「睡主懷中」,某人為神父、長老,我們卻用道教的「位列仙班」、「駕鶴西歸」婉言其身故,相信輕則會鬧出笑話,重則會造成冒犯,傳意效果極不理想。
另外,使用委婉語也應配合語境,如考慮聽者的理解能力。像「捐館」,按字面解是指捨棄官邸,為「死亡」的又一婉辭,但若談話對象僅是中學生,用「捐館」代「死」,恐怕聽者甚難領會,除有妨溝通外,對方若追問何謂「捐館」,屆時不得不點破為「死去」之義,難免更令欲蓋之禁忌意味彌彰,弄巧反拙,使氣氛益發尷尬。
表達齜牙裂嘴 反增不吉意味
毫無疑問,語氣也會影響婉辭的使用效果。試想一想,說「某人安息了」雖然是一婉言「死亡」的表達方式,但若說者用上惡狠狠的語氣,齜牙裂嘴,「死」的不吉意味反而可能倍增;說「某人入土為安了」卻用上玩笑的口吻,更容易令人覺得說話者與逝者有仇,故而才語帶譏諷、不夠莊重。這些表現,豈不都與使用婉辭以避免使人不快的目的背道而馳嗎?
「爸爸走了」易令人誤解
諷刺的是,因委婉語的存在,有些本來不帶禁忌意味的話竟也會令人產生不快聯想,如平時談話時提到「爸爸走了」、「祖母剛離開」,有時確只為表達諸如「爸爸上班去了」、「祖母下樓做運動去了」等意思,但聽者很可能想成「爸爸」、「祖母」不幸辭世,無端傷感起來。由此可見,委婉語因欲替代禁忌語、取消後者的不吉意味而生,但兩者的界線有時又相當模糊。
僅看委婉語使用的方方面面,亦可知傳情達意具有某種程度的複雜性、靈活性,絕不呆板,或可激發讀者深入研究的興趣。溫故知新,筆者曾寫過《禁忌的委婉語 委婉語的禁忌》一文,刊在香港《文匯報》「英語筆欄」上,若比照兩篇,應能更全面地認識運用婉辭的「宜」「忌」,更佳地活用語文吧。 ■余境熹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傳意學部講師
電郵:clc@hkct.edu.hk
學部網站:http://clc.hkct.edu.hk
隔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