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國博士 立法會議員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副主席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會,「開放、多元、包容、理性」是我們理應堅守的核心價值。無論對來自內地的新移民、遊客,抑或其他少數族裔,我們都不應抱有歧視的思維和目光。香港作為一個缺乏天然資源的外向型經濟體,必須遏止排外情緒,否則影響經濟民生,亦有損社會和諧,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
內地居民與香港居民在本地的交往日趨頻繁,由於兩地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差異,出現一些誤解和磨擦,本來不足為奇。可是,近年圍繞「雙非」孕婦來港產子、嬰兒奶粉荒、北區小學學額不足等問題,導致兩地居民的矛盾情緒逐漸增加,令人憂慮。特區政府應設法疏導不滿情緒,並尋求較徹底的解決辦法。
做好全面長遠規劃
兩地居民因交往而產生磨擦,原因複雜,其中一項主因是本港缺乏全面而具前瞻性的長遠規劃,許多設施已落後於社會發展的需求。例如,以「個人遊」(包括「一簽多行」)來港的內地旅客訪港人次,由2008年的962萬增至2012年的2,314萬,但本港的旅遊配套,包括景點、出入境口岸設施、購物網絡等,卻有待提升,在某些傳統購物區甚至發生購物旅客與社區居民的磨擦,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又例如,在1997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間,大約有78.4萬名持單程證來港的新移民,而相關的支援設施,包括居住、教育、技能培訓、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等,是否與時並進而能夠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呢?如果做不到的話,就難免因供求失衡而令整體社會服務水平有所下降,受影響的其他市民出現一些怨言,是可以理解的。
上述矛盾並非沒有辦法解決。例如,當局自2013年起實施「零雙非」,本地產科床位的緊張情況大已為紓緩;政府又在今年3月推出「限奶令」,使港爸港媽已不用再為嬰兒奶粉頻撲,當局亦正在評估奶粉供應鏈的壓力測試。因此,只要特區政府取態積極,及時採取一些短、中期措施,可以有效處理兩地交往所產生的矛盾。當然,治本之道必須從宏觀政策層面,妥善做好長遠而整全的規劃。當局剛剛公布人口政策諮詢文件,稍後應盡快根據諮詢結果,以及對未來二三十年本港人口結構變化的預測,在房屋、教育、就業、醫療、社會福利等方面,做好相應準備,並積極拓展社會及經濟的發展空間,例如,提升各項旅遊配套設施,以加強本港接待國際和內地旅客的能力。
挑撥兩地矛盾須受譴責
在制訂政府政策、規劃社會發展、分配公共資源的時候,適當優先考慮本港居民的需要,本來無可厚非。其實,無論是早前實施的「零雙非」、限奶令,抑或是政府在本年6月批出兩幅位於啟德的住宅用地,落實「港人港地」的措施,都有助確保本港居民享有的服務與資源不至於過分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
但我們卻必須保持警惕,以免走向另一極端,甚至產生排外情緒,又或者將本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都歸咎於來自內地的新移民和遊客。部分政界人士和傳媒,刻意將問題政治化,挑撥兩地居民的矛盾,提出所謂「將香港大陸化」的指責,我們應該譴責這種狹隘的本土主義和排他言論。試問,以過去十六年間持單程證來港的新移民為例,當中98%為香港人的配偶或子女,我們憑甚麼理由歧視和排斥他們呢?而內地遊客來港消費,說明香港具有吸引力,亦為旅遊、零售、餐飲等行業帶來龐大的經濟收益和就業機會,如果我們作出種種等同於「趕客」的言行,是否愚不可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