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全港最大型北極熊藝術裝置。
藝術品是有藝術價值的創意產物,不同人看會有不同的感覺。新世界發展(0017)旗下一個糅合藝術及本土社區文化元素的商場品牌「K11」,企圖走出一條城市文化與商業結合的新路,除香港外,近年還積極發展內地及海外市場。K11這名字就似一件抽象藝術品,言人人殊。早前訪問香港K11購物藝術館主管胡玉君(Rebecca),她大賣關子:「藝術就是同一幅作品,對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意義,我們老闆(鄭志剛)是個喜歡藝術的人,他創立的K11亦一樣,想把這個品牌留白,讓大家各自演繹,因此沒有官方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明曄
為滿足大家的好奇心,Rebecca給出了3個市傳答案:「我聽過最直接的解釋就是由於K是第11個字母,所以就是K11。另一個就比較生意一點,原來我們『K11』這個logo由38點組成,當然可以解作『生發』啦。最後一個是,K是Kowloon(九龍),11解作走路(似2隻腳),所以K11就是『到九龍必去的地方』這意思。」 Rebecca笑指自己最喜歡第3個答案,因為很有創意。
名稱由來 各有演繹
不過,網上還有另外兩個解釋,一是出自當年土地發展公司對物業編配的11號編號;另一個是源自鄭志剛自小就夢想擁有自己的王國「kingdom」的開首字母K。那麼,你又覺得「K11」應該是甚麼呢?
說到底,在一般人看來,K11購物藝術館是新世界旗下一個香港商場,入內消費吃飯會否變得高雅,可能不同人會有不同的體驗。香港旅發局是這樣介紹K11的:「在K11商場逛,不只血拚這麼簡單,還是一種藝術享受。K11號稱是一家『購物藝術館』,當您在K11裡頭遊逛,您會發現電動扶梯旁、轉角處都會放?些雕塑或畫作,而這些藝術品絕大部分都是由香港知名藝術家所創作的。而K11更會經常與香港及國際的藝術團體合作,在商場內舉行展覽及活動。」
品牌融合藝術人自然
Rebecca解釋:「其實K11不是一間商場,而是一個品牌,它可以是一間商廈(Office Building),也可以是一個藝術基地(Art Foundation)。當中有3個主要元素,分別是藝術(Art)、人(People)和自然(Nature),商場只是其中一個用來推廣我們理念的平台。」她還透露,在2016年至2017年間,品牌還會在10個不同的國家或地區,有共160萬平方米的發展項目。
由於商場有很多藝展及作品,「在商場開幕之初,有人入到商場,都會有『咩?口架?好Art(藝術)喎』的反應。我們發現,人們開始慢慢接受。K11在過去兩年錄得全年消費金額雙倍增長的成績」。Rebecca指,商場平日的人流量有3.5萬人次,周末則達4萬至4.5萬人次。其中會員平均每月消費額為1.4萬元至1.5萬元,平均單次消費額為4,000元。
聖誕節宣揚極地保育
她指:「我們商場有近七成是本地消費,內地客有兩成多,其餘就是外國客人。我覺得大家對本地消費有誤解,在我們眼中,香港人其實是願意消費的,只是除了買東西外,還需要其他體驗,例如有座位坐下來聊天,可以悠閒逛街等;亦有人想停一停,關心和思考一下我們的世界,我們的城市。」
K11會趁今個聖誕宣揚極地保育議題,在商場廣場中央展出全港最大型、以北極熊為主題的Polar Power藝術裝置,希望公眾反思人類對地球環境作出的種種影響。Rebecca表示:「展出的北極熊,其實是一個年展的藝術作品,亦是我們品牌旗下的其中一件收藏品。」她補充指,由於是收藏品,完展後不會丟棄,會運回基地收藏,或到另一個地方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