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收益率飆升推高了整體市場的融資成本,給希望發債的企業和政府機構製造了障礙。幾家須通過定性投資計劃完成促進經濟增長任務的中資開發銀行,縮減了融資規模。從今年早些時候開始,債券發行速度放緩再度引發外界對信貸減少和融資成本大幅飆升的擔憂。
今年6月份中國債市曾遭受錢荒衝擊。借款成本上升和信貸獲取難度加大,可能削弱中國經濟近期出現的令全球股票、大宗商品、外匯市場投資者鼓舞的回暖勢頭。如果中國經濟增長勢頭趨弱,將對全球其他地區的經濟復甦產生不利影響。投資者即時意會到,如果融資成本不能及時回落,實體經濟能否承受由此產生的壓力將是一個大問題。
難融資致收益率漲
國債收益率上漲是因為大銀行、退休基金和其他資金管理機構的需求低迷。這些一般都是中國債市的大戶,但由於中國央行控制的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上升,其融資成本亦出現上升。目前中國的債券市場基本上還沒有對外國投資者開放,國債收益率近期飆升主要是因為融資條件惡化,中央政府尋求經濟去槓桿化之際,市場對貨幣政策趨緊的預期日益增加。
國家開發銀行支持中國大型基建項目的融資,是中國發債規模最大同時亦是信用最好的公司之一。隨?中國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減少經濟對低成本信貸的依賴,並抑制高風險信貸,政府已經能夠容忍融資成本的上升。政府之前已經表達了對地方政府債務負擔的擔憂。
續緊縮立場抗通脹
近來數月,在決定存貸款利率問題上中國政府已給金融機構以更大靈活性。一周前公布的三中全會改革藍圖中,強化了政府將放鬆管制的承諾。就連筆者亦認為通脹壓力迫使央行維持緊縮立場。中國央行可能會被迫採取行動,壓低收益率。正因為收益率上升正加重公司借貸者的財務和信用風險,中國央行可能不會長期坐視不管。不過,雖然國債收益率已升至歷史高位,但像銀行這類大型投資者的需求仍低迷,不排除收益率進一步上升的可能。■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