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施政扶貧「暖民心」 振興經濟謀長遠


放大圖片

■盧文端

盧文端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行政長官梁振英的第二份施政報告,扶貧是一大亮點。梁特首一改以往思維,大手筆地推出多項「暖民心」措施,讓貧窮人士感到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商界人士奉行「為善最樂」的宗旨,一向支持政府的扶貧工作。商界不擔心政府重手扶貧,最擔心是經濟發展停滯,因而更關注振興經濟的方略,只有令本港經濟維持活力,社福措施才可有穩固支持。中央領導人一再表示,香港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梁特首的施政報告在扶貧助弱上「出重拳」,敢於解決社會積存的深層次矛盾,並推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發展經濟,是管治水平不斷提升的體現,得到社會各界的讚賞。部分反對派人士對施政報告的批評,不過是雞蛋裡挑骨頭,為反而反,對政府並不公平。期望當局盡快落實施政報告措施,讓不同階層的市民分享到更多實惠,提升市民對政府的支持,並為推動普選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以「讓有需要的得到支援 讓年青的各展所長 讓香港得以發揮」為題,在立法會宣讀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詳述了8個政策範疇160多項新措施和430多項持續推行的工作。梁振英強調,民生和經濟不可偏廢,態度決定未來,有積極向上的態度,每個香港人多走一步,多出一分力,就可以有經濟力量,讓有需要的得到支援,讓年青的各展所長,讓香港得以發揮,讓700萬人過更好的生活。這番話充分反映了現屆政府對於解決各種經濟民生的決心和承擔。梁振英在施政報告內推出了多項扶貧措施,惠及老、中、青各個年齡層面,當中包括破天荒設立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又提出把長者醫療券的金額增加至每年2,000元,而惠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的二元乘車優惠亦計劃在明年首季分階段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等等。

突破「派糖」思維 支援在職貧窮

施政報告提出的多項扶貧措施,估計政府每年的經常性開支將要增加約200億元,說明當局在扶貧助弱上確實是重拳出擊。貧窮是香港社會突出的深層次問題,但政府過去的扶貧思維,是一次性的「派糖」,市民雖然可得到一時的援助,但終非長久之計,也不能達到鼓勵就業,通過自力更生脫貧的目的。這次當局提出了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變相是為貧窮家庭提供持續性的薪金津貼,不但能直接改善貧窮家庭生活,更體現多勞多得,鼓勵市民自強不息的精神,顯示當局在扶貧思維上的突破。多項大手筆的「暖民心」措施,將可提振市民對香港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希望。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貧窮問題不僅關係基層市民的生計,也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商界人士都認同當局的扶貧助弱施政方針。還須看到的是,扶貧工作涉及龐大的公帑支出,如果本港經濟不能維持高增長令庫房收入水漲船高,隨時會引發嚴重的財赤問題,歐債國家大派福利所引發的破產危機正是前車之鑑。同時,單靠津貼並非解決貧窮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業自助」應是扶貧工作的主軸,唯有本港經濟不斷增長,勞工市場繼續擴大,才可提供更多工作讓貧窮人士透過工作脫貧。

商界樂意扶貧 更關注振興經濟

商界人士不擔心政府重手扶貧,最擔心是經濟發展停滯。施政報告提出要善用、鞏固及提升香港現有優勢,加強與國內外的全方位合作,將各個產業「做多、做大、做強」,特別是積極支持配合廣東率先實現粵港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目標工作,並把握好十八屆三中全會擴大開放的新契機。同時,當局將成立「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研究將大嶼山打造成優質「東大嶼都會」成為中區及九龍東以外的一個新核心商業區;並配合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發展「橋頭經濟」等。這將為本港經濟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商界期待政府確保有關措施落實到位,提升本港的競爭優勢,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房屋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香港樓價高,租金貴,住房面積狹窄。梁振英宣布新目標:未來10年的房屋供應總量為47萬個單位,公營房屋佔6成。梁特首長期關注房屋問題,他的房屋政策目標不僅是要讓市民有樓住,還要住得寬敞。梁振英的房屋政策可以說是大得人心。

梁振英這份「暖民心」、振經濟的施政報告,回應了市民訴求,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但一些反對派人士仍然吹毛求疵,指責施政報告提出的建屋量偏低,甚至批評施政報告沒有提出所謂「真普選」方案等等。事實上,施政報告廣泛吸納了社會各界包括不同黨派的意見,但不少問題不可能一時三刻就能夠悉數解決。以房屋問題為例,施政報告指未來10年供應總量以47萬個單位為目標,這個供應數量遠高於前幾年。對於政改問題,政改諮詢專責小組現正展開為期五個月的諮詢,政改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展示當局落實普選的誠意,反對派的批評並無道理。

為落實普選營造有利條件

發展經濟是解決香港民生問題的基礎,而一個穩定的經濟民生環境更是落實普選的必要條件。本港要成功落實普選,也必須營造有利的社會條件。施政報告推出多項「暖民心」措施,讓不同階層的市民分享到更多實惠,提升市民對特區政府的支持,帶動市民理性務實討論普選,為落實普選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相關新聞
一份展現實幹精神和管治水平的施政報告 (2014-01-16)
「真普聯」沒有不解散的理由 (2014-01-16)
施政報告回應市民所需 (2014-01-16)
政經多面體:辣招令樓市保持穩定 (2014-01-16)
小丑政客搗亂議會為反而反 (2014-01-16)
施政扶貧「暖民心」 振興經濟謀長遠 (2014-01-16) (圖)
頂天立地:提名委員會是我們唯一選擇 (2014-01-15)
衝擊解放軍軍營不可容忍 (2014-01-15)
東張西望:蘇蔡纏鬥「先安內後攘外」 (2014-01-15)
市民對施政報告期望殷切 (2014-01-15)
民主黨宜與激進反對派切割 (2014-01-15)
「三軌制」是出軌制 (2014-01-15)
廿四味:戴耀廷蠻不講法 (2014-01-15)
提委會「篩選」、「預選」和「精選」特首候選人天經地義 (2014-01-14)
揚清激濁:香港駐軍的重要意義 (2014-01-14)
應做則做 盡快設立「科技局」 (2014-01-14)
「蘋果動新聞」販賣色情 (2014-01-14)
逸夫精神 永留人間 (2014-01-14)
死抱「台獨」神主牌 蘇貞昌令民進黨邪路難返 (2014-01-14) (圖)
廿四味:公民黨乃「二仔底」 (2014-01-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