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人 資深傳媒人
反對派千方百計要達至他們的目的,提出「提名委員會」、「政黨提名」和「公民提名」的「三軌制」,目的只是要魚目混珠,削尖腦袋往裡鑽。所謂「三軌制」是假,架空提名委員會是真。三軌之內,惟有提名委員會制度是基本法明文規定的,作為一個良好公民必須守法,故除此之外,並無他途!
大概在一百年前,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說過一句話,「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當時,孫先生所指的世界潮流是共和,也是今天的民主。事實上,民主已成為席捲世界的風潮,可見孫中山先生目光遠大,不同凡響。
西方民主未必適合所有地區
今天,香港人也在不遺餘力地爭取民主,然而,很多人卻誤信了部分西方民主信徒的概念,將狹義的西方民主等同民主,其實不然。因為民主只是一個抽象的名詞,並不等於人民當家作主,也不一定能符合全民利益,因為無論多寬鬆的民主制度,總會有一部分人不能如願以償。好像泰國的總理,雖然是經過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產生,但也因為有部分人不滿意而要求她下台。近年來,轉行西方民主的地區,大都出現了政治動盪、國內矛盾加劇的情況,由此可見,西方民主未必適合所有地區,就是西方民主的發源地美國,歷經百年仍不免出現種種流弊。由此可見,民主若不符合當地的民情,沒有一定的約制,只會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我們不能不佩服中國領導人的智慧,他們洞悉先機,看到了西方民主的弊端,所以,中國並沒有視西方民主為聖經,而是根據自己的國情,走自己的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近年來的巨大變化,證明了這條路完全符合中國的國情,既體現了民主精神,也顧及了全民利益。這個十三億人的大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窮二白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公認的強國,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不再是夢想,中國人民終於可以揚眉吐氣地屹立在世人面前。如果說中國現有的政制不是最好的制度,那我們還能要求什麼呢?難道要乞求西方民主的靈方,讓今日強大的中國重新走一次前蘇聯解體的舊路,或變成泰國,變成菲律賓,變成埃及和敘利亞?
同樣,西方民主也未必適合香港,一來香港並非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區,所以,香港的政制發展不能無視中國的政治現實;第二,香港地少人多,品流複雜,更是中西政治角力的戰場,所以香港的管治權必須掌握在愛國愛港者手上,以維護國家安全和香港社會的穩定;第三,香港過去是殖民統治社會,推行民主政制只有短短的十六年,無論政治環境和人的質素都不如西方國家成熟,單純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容易被人利用和出現民粹主義,對實行市場經濟、自由競爭及經濟發展極為不利。更重要的是,香港和中國有不可割裂的血緣,特區政府在其中擔當極其重要的角色,特首絕不可能是西方強國的代理人。所以,香港的民主發展必須循序漸進,並有一定的制約,目的就是要防家賊,杜絕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渾水摸魚,搞亂香港。更要防國際反華勢力支持他們的代理人奪權,將香港變成反華的橋頭堡。這些都是無須諱言的客觀事實。
提名委員會制度,就像一道防火牆,既有利人才的選拔,也堵住了害群之馬,目的是要將老鼠屎篩出來,以免搞壞一鍋粥。而且,提名委員會是由不同政見的各階層精英組成,他們都經過嚴格的挑選,個人操守和公信力完全符合社會標準,如果不是心中有鬼,又何必害怕呢?
「三軌制」只為架空提委會
反對派千方百計要達至他們的目的,提出「提名委員會」、「政黨提名」和「公民提名」的「三軌制」,目的只是要魚目混珠,削尖腦袋往裡鑽。所謂「三軌制」是假,架空提名委員會是真。首先,香港並沒有「政黨提名」的條件。眾所周知,除了代表建制派的民建聯黨員有一萬多人,反對派的政黨最多只有三幾百甚至十個八個人,憑什麼可以代表香港民意提名呢?「公民提名」更屬假議題,因為公民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須愛國,擁護憲法,那些愛西方強國勝於愛自己國家的人,反對愛國教育的人,甚至打着港英旗幟高呼香港「獨立」口號的人有臉皮自稱公民嗎?三軌之內,唯有提名委員會制度是基本法明文規定的,作為一個良好公民必須守法,故除此之外,並無他途!
香港人熱愛民主,願意為推進民主政制付出努力,然而我們必須明白,民主縱然是普世價值,但西方民主卻不是唯一的民主模式,香港要有自己的民主模式及時間表,誠如天主教聖公會的鄺保羅大主教所言,「世上沒有任何一種制度或方法可以一步到位,所有制度都是在不斷的虛心對話、磋商、揣摩和運作中改進和得到成果。」2017年香港特首普選是劃時代的第一次,這正如一個剛剛學行的嬰兒一樣,需要一定的保護和攙扶,提名委員會制度,正是嬰兒學行的保護措施,目的不是削弱民主,而是保證普選的順利進行。
中央政府明確表示,香港特首的候選人必須愛國愛港,不能和中央政府對抗。以治國之道而言,是理所當然的。若有不愛國愛港,和中央政府對抗的人想成為特首候選人,只能說他壞了腦袋,異想天開。這種人就由他怨恨吧。總而言之,道不同不相為謀,又要敗家業刨祖墳,又想充聖賢舉孝廉,世上竟有這麼不知廉恥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