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的調整,與蘇貞昌和蔡英文為爭奪新一屆民進黨主席以及出戰2016大選參選人資格的纏鬥,也糾纏在一起。蘇蔡都採取「先安內後攘外」的策略,未在五月獲得黨主席大權,都不會輕言改變,綠營與北京對話的重大政策調整不會實現。
民進黨的有識之士提出凍結「台獨」綱領的主張,北京國台辦給予積極正面的回應。一般認為,民進黨大陸政策處在「從量變到質變」的調整階段。當前,大陸綜合國力不斷上升,兩岸關係的整體形勢亦利統不利「獨」,迫使民進黨不斷思考調整政策的可能,其中務實派力量上升, 「台獨」的話語權逐漸減少,黨內至少在「兩岸交流」的問題上取得一致。不過,不能過分期望民進黨在短期內放棄「台獨」路線。
兩個綠「太陽」均覬覦黨主席之位
今年五月,蘇貞昌的這一任民進黨主席到期,他已表明謀求連任。而因為2012年大選落敗而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的蔡英文,亦放出聲氣,要重新帶領綠營。更為重要的是,兩人對替民進黨出戰2016大位之戰都志在必得。而要爭取成為民進黨的候選人首先要贏得民進黨主席之位,然後領導今年的「七合一選舉」。由於目前大形勢被認為對綠營有利,選戰結果民進黨評估基本是「只贏不輸」,最差也還是平手,因此能當黨主席領導這次選戰,只會對其未來出戰「總統」大選累積民望和人氣。所以,兩個綠「太陽」都首先必爭黨主席之位。
而五月的黨主席選戰,蔡英文能挑戰蘇貞昌的,一般估計主要還是要打「兩岸牌」。上次蔡英文爭大位輸給了馬英九,她總結經驗說,輸在最後一哩路,就是兩岸政策。因此,有關「民進黨最後一哩路」的理論,至今已相當深入。自此以來,民進黨討論的最重大政策,其實都離不開兩岸範疇。最近結束的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閉門會議,以《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替代了原本各方預期的《中國政策總結報告》。一般認為,相關的討論,在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主持下,歷經九次對中政策擴大會議,五次中國事務委員會議,耗時大半年時間。紀要的前言指出,基本立場與核心價值不變,說明民進黨還是堅持「台獨」黨綱和《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內容,只是比較務實地處理兩岸新生議題,讓台灣民眾相信它有能力處理兩岸問題。至於最重要的如何處理,它並沒有提出。這種看法,應該是指蘇貞昌仍是民進黨的主導。
但是,也有批評指,《現階段對中政策總結報告》,修正為《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乃黨主席蘇貞昌的一大挫敗,蘇的黨魁位子已搖搖欲墜。他原本欲在一系列「華山會議」後,訂定對中政策總結報告,提出民進黨現階段兩岸路線,以此爭取蟬聯黨主席並直攻2016大位。但他失敗了,他的鐵桿主張「憲政共識」不為黨內兩岸開放派接受。
害怕丟失綠營基本選民
然而,另一方面,「凍結台獨黨綱」在最後的總結會上也未列入議程。筆者認為,這次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還是往中間靠。蘇蔡事實上在五月選舉戰結束前,兩人都不敢怠慢,都不知道兩岸政策的重大改變對於自己執民進黨牛耳的影響是減分還是加分。即使蔡英文,也未見堅持「凍獨」,雖然蔡英文在「五月之戰」仍以「最後一哩路」來打蘇貞昌,但是她也未必過分,以免丟失綠營的基本選民,致使與黨主席之位失之交臂。
關鍵點還是在於,蘇蔡在黨主席之位纏鬥見分曉之後,無論是誰當選都還有時間調整兩岸政策。也許,蔡英文會大膽一些,蘇貞昌會保守一些,但都是策略而已,目的還是奪大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