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英國唯一全日制中英雙語學校,終於辦成了,今年九月首度招生。
十多年前,倫敦北部有一所日本人開設的全日制日英雙語學校,吸引了日本家庭聚居北部。學校後來西遷,家長追隨學校,都遷居西部了。當時許多華人社團組織很羨慕,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辦一所中英雙語學校,以凝聚力量,更讓下一代加深認識祖國文化。
英國華人擔心子女變成「香蕉人」-黃皮白心,每逢周末他們將子女送往中文學校上課;或在假期送子女返國接受短期文化熏陶。如今中英雙語學校終於出現,他們多了一個選擇。
但是,選擇多了並不等於會選擇它。最近在華人社區中心和許多家長談起這所中英雙語學校,他們的反應令人失望。
來自新界的鄧太說,子女自小愛看香港的電視劇集,粵語說得一流。家裡燒香拜神、新年派利是、中秋食月餅,子女對中國傳統文化全不陌生;問題只是,他們認識的中文字有限。換言之,懂聽、懂講,不懂寫。
鄧太認為,沒必要僅為了「不懂寫」而放棄主流的全英語教育,轉讀全日制雙語學校。
來自北京的林太更加立場堅定,絕不送子女讀雙語學校。她說,中國內地許多家庭耗盡萬金,要送孩子入讀當地的外語學校。如今她來到英國了,若反道而行,說不通。
鄰居英國人珍妮對中英雙語學校卻很感興趣。她的女兒大學畢業後,任職投資銀行,去年已被派駐北京工作。珍妮看好中國前景,希望兒子學習中文,步其姊後塵,赴華發展。可惜那所中英雙語學校只收四至十一歲學生,珍妮兒子超齡。
究竟是珍妮高瞻遠矚,還是林太鼠目寸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