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常常有人把時代比作洪流,而我們則常常隨波逐流。隨波逐流時,並不能感覺到水流的快慢,只有當河中有石頭突起,我們才驚覺水流得湍急。春運搶票,就是眾多石頭中的一塊。
就在並不久遠的三年前以及再之前的所有日子,每逢春運臨近,固定在人們腦海中的景象就是火車站售票窗口前密密麻麻的羅圈兒隊,排隊的人清一色棉大衣小馬紮,相當一部分還隨身攜帶鋪蓋卷。這是所有攝影記者尤其是外媒最喜歡的場面,找個高點一俯拍,震撼度無與倫比。那個時代,是拚體力搶票的時代。
二零一二年,也就是兩年前,鐵路部門大力推出網上購票,官方的、也是唯一的購票網站12306正式上線。那一年,二點二億農民工集體「傻眼」,網民率僅有百分之三點五的他們在這種時髦搶票方式前成為了十足的弱者,加上作為觸網新手的官方也並不成熟,在票量配比、網站接待能力上都存在嚴重失誤與不足,導致「互聯網搶票元年」的景象慘不忍睹--農民工高呼「給拚體力一次機會」,白領痛罵手再快也架不住網站癱瘓,偷笑的只有黃牛黨,漏洞百出的網站給了搶票軟件大顯神威的舞台,網絡時代的黃牛連隊都不用排了。
雖然磕磕絆絆,但「觸網」是大勢所趨,無論是有文化的還是沒文化的國人們都飛快地明白了這個道理。二零一三年,也就是去年,12306依然是主角,但焦點則多集中在打擊黃牛搶票軟件上,與此同時,網站技術力量加強主抗癱瘓,而眾多志願者及代購也紛紛出現,多多少少開始緩解農民工們的尷尬。
然而,短短一年後,也就是今年,支付寶和手機購票的介入,讓二零一四年的春運搶票結構再次發生巨大變化。數據顯示,春運火車票開售二十天時,通過支付寶成功搶票的乘客達到一千四百萬人次,日均交易額超過一億元;而通過12306手機客戶端售出的車票超過六百萬張。目前,中國內地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已經達到百分之六十六,這意味着超過六成的人具備更快捷更不受限的搶票能力,這當中自然也包括農民工。
然而,支付寶和移動終端的介入,其影響遠遠不止方便群眾這麼簡單,很快的,用戶在享受服務的同時,也反哺了支付寶的數據庫。一月六日,在今年車票開售僅十日時,支付寶便基於其數億實名用戶的雄厚基礎,利用大數據技術交叉分析,火速勾勒出國人「遷徙」的幾大新趨勢,比如發現購票者購買的車程多在二百到八百公里間,證明選擇離家較近的短距離務工是當今主流等等。而這種發現和這種效率在大數據概念出現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目前,支付寶及移動終端購票的量雖然還沒有在所有購票方式中稱霸,但它無疑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也許就在明年,它就會以核裂變的速度一統天下,也可能,它會被一個更新的方式替代。在這條飛速發展的科技洪流中,誰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