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醫管局昨日發表2012/13周年報告,總結2012年10月至去年9月公立醫院通報的嚴重醫療(SEs)及重大風險(SUEs)事故,當中嚴重醫療事故有26宗,較上年度下跌23.5%,是連續第二年錄得跌幅;重大風險事故則有104宗,較上年度微升1.9%。醫管局同時發表最新一期《風險通報》 季刊,指出2013年第三季,呈報的重大風險事故包括24宗藥物事故,及2宗錯誤識別病人身份的個案。
周年報告指出的26宗嚴重醫療事故中,有11宗導致死亡,當中9宗是住院病人自殺,1宗是產婦死亡,1宗是病人換房後病情惡化引致。報告又顯示,2012/13年度的嚴重醫療事故最多是遺留醫療物料在病人體內的事件,有10宗。
1宗剖腹生產 護士遺紗布
其中1宗剖腹生產的個案,護士在手術後發現遺失了一塊紗布,向負責手術的外科醫生報告,醫生再檢查後指,無發現紗布遺留在病人體內,但其後病人照X光時發現紗布仍遺留在體內,報告指,醫生無查明紗布的去向。醫管局建議,手術團隊在手術前後都應進行簡報,以加強手術安全檢查。
96宗藥物錯誤 8宗錯辨病人
至於104宗重大風險事故,有96宗是藥物錯誤,8宗是錯誤識別病人身份或資料。報告指有關事故醫護人員都能及時察覺並糾正,未對病人造成永久傷害或導致死亡。
最新一期《風險通報》 提及的24宗藥物事故,有14宗涉及藥物敏感、6宗涉及使用危險藥物、2宗涉及抗凝血劑、1宗涉及使用化療藥物、及1宗涉及萬古黴素。其中1宗有醫生為病人先後處方了1毫克及0.5毫克鎮靜劑,護士以4毫克鹽鹼稀釋1毫克鎮靜劑分兩次使用,但一名初級醫生為病人注射時,卻誤將整瓶5毫克的鎮靜劑,以為是1毫克鎮靜劑,全數注射入病人體內,至該名醫生向護士詢問另外0.5毫克鎮靜劑時才揭發事件。
醫管局批評,醫院欠缺混合危險藥物分量的指標,同時未有完整地在藥瓶上標籤工確資訊,建議院方為危險藥物訂立使用指引,並改善現有標籤的資料準確性,防止日後再發生同類事件。
另外,《風險通報》亦分析了5宗醫療事故,包括1宗移除輸尿管導管的手術,相關醫生在手術當日,錯誤將病人右邊的輸尿管導管當作左邊的輸尿管導管移除。醫管局建議,應在文件上更清楚寫明有關手術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