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余綺平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快七十年,納粹德軍當年犯下的惡行,德國已無數次道歉和表示悔罪,但是,有些國家依然耿耿於懷。德國去年拍攝了一部電視劇,內容與以往具「歉意」的態度有稍微差別,立刻引起美國和波蘭不滿,譴責德國篡改歷史。
這部電視劇即將在全球八十個國家放映,歐美媒體正為片中內容展開激烈爭辯。
電視劇《我們的父輩》(Generation War)共三集,去年三月在德國首映,收視率破紀錄。故事講述五位年約二十歲的德國好友,大戰爆發前夕在柏林一酒吧道別,五人分道揚鑣,兩兄弟去參軍,兩女子去當軍護和準備當歌星,剩下的猶太裔男子計劃做裁縫師。他們相約翌年聖誕節重聚。
結果戰爭打了四年,兩人喪命,其中參軍的兄長因厭戰而變成逃兵。劇中主角沒有正邪之分,反映德國普通百姓戰時的心態。
事實上,二戰結束後的十多年,德國一直沉默反思,直至一九六三年德國在法蘭克福舉行歷時兩年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審訊,正式批判納粹罪行。一九六八年德國學生舉行大規模的清算父輩運動,質疑父輩在戰爭中的所作所為,要求他們向世人道歉。一九七零年西德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遇難者紀念碑前雙膝下跪,祈求寬恕。此一跪,象徵了德國有勇氣面對歷史和承擔責任。
近年德國出現「戰爭認知」熱潮,77%三十歲以下的青年,希望以不同的角度、更全面地去認識戰爭歷史。電視劇《我們的父輩》應運而生。
美國媒體猛烈譴責此劇內容,指沒有真實地反映戰爭的起源和納粹的暴行,例如,當年數以百萬計德人瘋狂地追隨希特勒,他們所造成的大災難,顯然並非為了偷生求存。
美國人認為劇中的五位青年沒有罪惡感,他們被塗脂抹粉成英雄,就像希特勒在一九四三年攝製的戰爭宣傳片。
波蘭則批評,該劇將波蘭的反納粹軍篡改為反猶太軍,波蘭準備控告電視劇製作公司。
英國在二戰期間遭德軍轟炸,傷亡慘重,但英國媒體認同,德國人民並非個個都是惡魔。英國《衛報》旗下雜誌引述德國媒體解釋:《我》劇首次以德國人的立場去體現戰爭,反映普通老百姓於良心道德和國家責任之間的掙扎。
而《德國之聲》文章則以「成熟吧,美國人。我們並非全是納粹黨員。」為題,批評美國的無知。文章說,柏林到處都是追悔過去的建築物,如猶太人博物館和納粹大屠殺博物館。反觀華盛頓的國家廣場,美國除了豎立自己的軍人陣亡紀念像外,找不到任何遭美軍殺害的越南人或柬埔寨人的紀念碑。
文章呼籲美國人學習德國,以更寬敞的胸懷和成熟的態度去看待歷史。同時又批評美國製作的兩部戰爭片《雷霆救兵》和《兄弟連》(電視劇Band of Brothers),將殘酷的戰爭拍成娛樂片,沒有對戰爭進行深層次的反思。
德國勇於面對歷史教訓,反觀同是戰敗國的日本,不但沒有作出道歉和反省,首相安倍晉三更參拜靖國神社,而美國政府對此僅表示「失望」。期望美國「成熟」起來,以批判德國的精神來批判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