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梁錦松:退一步海闊天空


放大圖片

■饒戈平、莫樹聯、梁錦松、黃友嘉、黃玉山等昨在「回歸基本法--普選行政長官研討會」上發言。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文森)反對派拒絕根據基本法推動普選落實,甚至以「佔領中環」癱瘓社會脅迫中央,令香港商界深感憂慮。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日指出,提委會必須參照選委會均衡參與的原則組成,維持4大界別以照顧不同界別權益,並擔心2017年或以後如無普選,香港將會逆水行舟,甚至有覆舟的可能,衝擊特區的繁榮穩定。他呼籲各界「退一步海闊天空」,倘不肯妥協令政改落空,香港要付出昂貴代價。

梁錦松昨日在「回歸基本法--普選行政長官研討會」上,以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角度,闡述他對香港落實特首普選的看法。他表示,內部及外部的挑戰,伴隨着香港機遇而來:金融發展局指出,香港社會政治化及分化日益嚴重,商界普遍認為香港不少議題日趨政治化,嚴重程度是令特區政府難以有效決策和施政。

日趨政治化損營商環境

他以去年立法會的拉布,導致年度預算案押後通過為例,批評此舉可能令政府財政癱瘓,社會無法正常運作,而香港示威者日益採用暴力及攻擊性的手法,同樣引起社會不安,部分港人更對內地同胞採取敵對態度,令香港營商環境及形象受損,也不利兩地融合合作。

梁錦松指出,雖然根據其他地方經驗,普選特首並非萬靈藥,但相信倘能在公平公正選舉下產生特首,將有利招攬人才加入政府,推動香港長遠政策,改善市民生活質素,促進社會和諧。反之,一旦香港在2017年沒有普選,香港不單原地踏步,更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甚至有覆舟的可能。

大是大非不應與中央為敵

他強調說,中央對香港落實普選特首的誠意毋庸置疑,而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並非獨立國家,相信港人都明白及支持國家主權權益要得到適當的照顧。在2003年時,香港遭遇經濟衰退,中央對香港推出CEPA等援助措施,顯示中央照顧香港的利益,香港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不應與中央為敵。

脫離基本法蠶食法治根基

他續指,香港是法治社會,普選特首應回歸基本法,尤其是第四十五條,否則會蠶食香港的法治根基,對政治、經濟及社會有莫大傷害。因此,他認為,普選特首要由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特首候選人,提名委員會要參照基本法附件一選委會由4大界別組成。

梁錦松坦言,在選委會中,工商界佔了四分一,按人數計好像很多,但由於本地金融保險及工商界的本地生產總值及貢獻不止於25%,相信提委會強調均衡參與原則,能照顧不同界別權益。

政制無十全十美勿走極端

他續說,世界上不少實行一人一票選舉的國家或地區,很多時候會造成福利主義,或導致財政管理不夠審慎,希臘等歐洲國家便是例子,要避免債台高築,就須履行基本法規定要量入為出的原則,但「有普選好過無普選」:倘香港無法實行普選,會造成管治困難,難以保持香港競爭力,被其他地方迎頭趕上。

梁錦松強調,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古今中外的普選也沒有一步到位或單一的最佳模式,而香港循序漸進落實普選,已顧及「一國兩制」的神髓。港人對普選有期望,而妥協是政治次階選擇的藝術,往往需要折衷互讓,「退一步海闊天空」,在普選特首上,香港沒有各走極端的本錢,因為成本太昂費,可能要賠上社會穩定及經濟繁榮。

會後,梁錦松被追問何以未達致普選會令香港「覆舟」時坦言,社會上部分人稱倘普選方案不如他們理想,就不如「原地踏步」,但他覺得香港市民對2017年特首普選有很高的期望,倘原地踏步,不僅是程序上的原地踏步,令管治更加困難,也會導致香港經濟、競爭力進一步下滑,社會亦會不和諧,對香港有很差的影響,故他才會以「覆舟」去形容普選落空可能出現的情況。

相關新聞
饒戈平:提委會唯一提名機構 (圖)
梁錦松:退一步海闊天空 (圖)
林鄭:另類提名方式不合法 (圖)
樓市次季料旺丁不旺財 (圖)
習近平訪荷 將簽能源協議 (圖)
中國「天眼」發現新漂浮物 (圖)
馬代表撒手離場 家屬摔椅抗議 (圖)
米歇爾引中國古語勉學子留學 (圖)
傳媒人迭遇襲 警反黑一個月逼交人 (圖)
黃錦星:「三堆一爐」屬過渡安排 (圖)
港鐵事故頻 研扣高層薪酬 (圖)
逾六成居民嘆房價高到難接受 (圖)
吳敬璉警告中國面臨資產泡沫 (圖)
穗未來自貿區 港資或享國民待遇 (圖)
江宜樺對學生表白 為台未來拒退服貿 (圖)
俄軍闖烏基地開火 奪控制權 (圖)
密件揭美監控胡錦濤 2009年起入侵華為電郵 (圖)
銀行業過勞「瘋」氣蔓延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