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央官員獨會反對派2小時


放大圖片

■立法會議員討論訪滬行程,最後建制派議員決定於與中央官員首節會面完結後退席,讓反對派與中央官員獨自交換政改意見。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香港全體立法會議員今日啟程前往上海,並於明日正式開始考察交流。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昨日回應反對派與中央官員單獨會面的訴求,指訪問團暫訂於後日下午與中央官員座談3個半小時,首節約個半小時,中央官員會先與全體議員會面,交流政改意見,其後建制派議員同意離席,讓中央官員與反對派單獨會面2個小時。反對派同意有關安排。

曾鈺成昨日與反對派議員會面,討論上海之行的具體安排。曾鈺成在會後指出,後日下午中央官員與立法會議員會面約3個半小時,並會分為2節:首節約個半小時,中央官員將會見全體立法會議員,其後建制派議員決定自行退席,讓反對派議員有約2小時與中央官員獨自交換政改意見的機會。

周日兩會面 特首出席首節

他希望當日能夠盡早完成上午的行程,讓議員能夠提早舉行座談會,屆時特首梁振英會出席第一節會議,但不會留下參與第二節,即反對派與中央官員單獨會面。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就會全場參與。

曾鈺成強調,能夠促成今次的單獨會面是好事,儘管是次會面未必可以有顯著的成效,又或獲得即時的結果,但可算能夠打開一個互相溝通之門,踏出收窄分歧的第一步。

他續說,建制派議員都樂意支持是次安排,希望所有議員都有機會向官員表達意見,特區政府也出了很多力,上海市政府及中央亦十分重視,故大家對是次訪問都有很高的期望,希望雙方能善用會面時間,滿足各方需要,達到大家期望的效果。

反對派同意安排:爭取交流

反對派飯盒會召集人、民協馮檢基在會後稱,同意有關安排,又稱他們已定下了各議員的發言次序,每人至少能在會上發言一次,並會爭取在其他場合與不同官員交流。不過,民主黨單仲偕抱怨稱,2小時會面時間太短,未能充分表達意見,並對此感到失望。

各黨籲勿節外生枝礙溝通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建制派願以大局出發,讓出時間予反對派議員單獨與中央官員會面,又強調必須尊重主人家的安排,且立法會不少會議也只得2個小時,相信反對派議員只要「睇R食飯」,集中提問,2個小時並不算太短。

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指出,大家都強調要在政改問題上溝通,是次在各方努力下, 令中央官員能夠與全體議員「坐低傾」政改問題,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希望反對派珍惜是次的機會,在互諒互讓的前提下溝通,不要太過挑剔。

工聯會鄧家彪亦說,明白到一次會面未必可以全部解決所有問題,但建制派議員是次為玉成其事而作出全面的配合,希望反對派能夠珍惜是次可以讓香港發展踏出一大步的大好機會。

工業界(第二)林大輝說,建制派為了大局虓Q,希望讓活動順利進行,故決定讓出時間予反對派與中央官員單獨會面,希望反對派以正面的態度看待是次上海之行,不要節外生枝,以免窒礙未來類似的交流。

保險界陳健波表示,中央政府願意伸出友誼之手,有商有量,希望反對派能夠珍惜是次機會,放下個人榮辱及得失,踏出第一步,全力為本港政制發展努力,不要原地踏步。

范太:是次倘成功必有下次

被問到上海之行是否「矮化泛民」時,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否認相關揣測,並呼籲大家珍惜機會與中央官員溝通,強調是次會面效果良好,未來肯定有更多溝通機會。

她說,「大家都會感覺到上海行正是為了『泛民』安排,這更是『泛民』首次與中央官員及人大副秘書長會面座談,雖然第一次會面未必有成果,但期望大家珍惜機會在無壓力的情況展開溝通」。

范徐麗泰直言:「將來仍然有機會溝通,大家毋須太緊張雙方會面多少小時等問題,若會面良好,未來將有更多機會溝通。若未開會就有太多不開心就好無謂,希望大家珍惜機會。」

相關新聞
特首:港續當離岸人幣業務開創者 (圖)
周小川:港金融高度開放利內地 (圖)
區璟智:爭金融業進一步北上 (圖)
CY:創新推發展 盼挺科技局 (圖)
中央官員獨會反對派2小時 (圖)
林鄭:議員訪滬推動政改
梁家傑「玩洁v明晚始抵滬
上海之行應談些甚麼?盧文端向反對派提4點建議 (圖)
虹橋商務區帶動城西經濟 (圖)
滬產中國商飛幹線客機「飛出去」 (圖)
港佔自貿區外資近半
林鄭:普選須符法治實際三要求 (圖)
余國春籲政改切實遵基本法
特首「愛國愛港」是必然邏輯
遵基本法人大決定 實現普選長治久安
保證反對派入閘 譚志源:違公約精神
全國港澳研究會 下周二城大「開壇」
任命特首落實「一國兩制」 不影響公僕政治中立
反對派擬提早「佔中」 林鄭:對執法部門有信心
雞貴無人買 近四成檔下周停市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