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
時值中國嫦娥三號着陸器和玉兔月球車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進行第四個月晝探測之際,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在北京接受本報獨家專訪。他詳述嫦娥三號任務取得的科學探測成果,披露玉兔月球車的「病情」和可能的「病因」,介紹嫦娥四號任務三大猜想。歐陽自遠坦言,對於「嫦四」着陸點,目前科學家有不同見解,包括在月球南極降落,試驗月面起飛技術,或者直接飛往火星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
在玉兔「生病」無法全面完成科學目標的情況下,嫦娥四號任務如何安排,成為外界關注的問題。歐陽自遠坦言,嫦娥四號目前有一些科學家提出各自的見解,包括在月球南極降落,試驗月面起飛技術,或者直接飛往火星等等,科學家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集思廣益,提供參考。
「肯定比嫦三要難」
歐陽自遠說,嫦娥三號從眾多的候選着陸區中之所以選擇虹灣,因為首先要考慮軟着陸的安全性,如地形平坦,能源充足,通訊方便,科學問題比較集中,距離別人的着陸區比較遠等,綜合評分結果選擇了虹灣。嫦娥四號肯定會降落在新地方,也許地形更為複雜,科學問題更為集中, 「肯定比三號要難」。
「現在最好的月球高地是南極,誰都想去南極」,歐陽自遠說,月球南極的隕石坑特別大,「可以測到月球上最古老的一批岩石」。此外,因為月球南極的太陽角度很低,如果地形較高,可能一年有90%的時間照着陽光,溫度穩定在零下60℃左右。但是,降落月球南極的地形要求非常苛刻,在山頂上降落有危險性。
至於探測神秘的月球背面,歐陽自遠說,到月球背面會中斷通訊。只有一個辦法,派出中繼衛星,把它們跟地球連接起來,但工作極為複雜。所以,嫦娥四號將在正面尋找更為艱難的地方。
歐陽自遠表示,有科學家希望嫦娥四號可以着陸兩次,比如着陸了,幹了一些活,再飛起來到另外的地方,也有科學家說,「我們不如直接上火星去」。他表示,未來將根據嫦娥四號的明確目標,設定科學探測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