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熱點透視專欄作家 Ethan Bilby
內地化妝品團購網站--聚美優品靠的是一個簡單的判斷:越來越富有的中國消費者會在非必需品上的支出增多。這個邏輯已推動這家護膚品在線零售商醞釀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此次IPO可能籌集至多4億美元,若以高估值的同行來衡量,聚美優品的估值達到30億美元。除了良好的增長速度以外,聚美優品還取得了盈利。不過由於准入門檻低,成立時間短,帶來的質疑是:隨着行業的成熟,聚美優品還會過得好麼?
聚美優品的策略是,通過出售一些的物品獲得用戶的認可,同時做一個在線商城為第三方提供平台。去年聚美優品的營收增長逾一倍至4.83億美元,此前其開始通過「閃購」來銷售打折奢侈品。與此同時,其營業利潤也接近翻倍。而與同樣計劃在美IPO的更大對手京東不同,聚美優品已經在盈利。
受反腐敗政策影響較小
在線護膚品零售業正在迅猛地增長,據Euromonitor預測,一直到2017年該行業的年均增長速度或在22%。今年消費者在美妝和養護品上的網絡消費將達到390億元人民幣(63億美元)。儘管北京當局的反腐敗運動打擊了一般奢侈品的銷售,但化妝和服裝領域受到的影響較小。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該行業相對短暫的歷史。聚美優品成立僅僅四年,履歷單薄。其快速的增長速度也表明了在線零售業的門檻是多麼的低。而且還有諸如阿里巴巴這樣財大氣粗的對手。後者作為中國網絡商務的老大,也可能效仿聚美優品的模式。阿里巴巴正在尋求雙層股權結構,根據這樣的設計,新股東必須接受公司管理層巨大的權力。
據Eikon估算,聚美優品的另一個對手「唯品會」以2014年獲利計算,現在的市盈率為64倍,這比日本的資生堂高出一倍還多。如果以2013年4.83億美元營收為基礎,若聚美優品的增長速度能夠達到88%(估算的唯品會營收增速),同時5.2%的凈利潤率保持不變,那麼其估值可能達到30億美元。果真如此的話,其可以趕在IPO估值回落前完成發行。■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