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中俄簽署4000億美元天然氣世紀大合同,美國務卿克里認為,相關談判已接近十年,與烏克蘭局勢沒有任何關係。這多少顯得有點自欺欺人,不願面對現實。天然氣合同是中俄關係的新着力點,近期加速談判達成,兩國走近是不爭事實。事實上,是美國對俄對華接連犯戰略性錯誤,迫使普京和習近平的手握得更緊。
天然氣合同深化中俄關係
但是,也不必斷言,國際格局已走到中俄聯手抗美的地步。中國依然謀求和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而俄羅斯也只是保護自己的勢力範圍,而不是要再與美國爭霸。未來三國如何互動,照顧彼此利益,十分微妙。
中俄美三國綜合實力,無論領土面積、人口、自然資源,還是經濟規模、軍事實力,都是當今世界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而且三國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因此,美俄中三國關係超越當今世界其他關係,亦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可以不再仰視美俄,是近十年的事情。在冷戰時期,美蘇兩超級大國爭霸世界,兩國核武庫可以將世界毀滅幾次有餘。新中國成立半個多世紀以來,顯示一邊倒靠攏蘇聯,再到中蘇交惡,反帝反修,成為第三世界旗手,世界初次呈現中蘇美三角關係。而隨着蘇聯解體,中蘇美三國關係消失,中國崛起成為美國最不樂見的矛盾所在。如今,普京矢志重振俄羅斯大旗,世界重現中美俄三國鼎立關係,中國已足夠作為三角中起支撐力的一極。
習近平上任一年半,平均每兩個月就會和普京見一次面,兩國不結盟,卻互相取暖。尤其在烏克蘭危機後,俄羅斯更希望拉攏中國,抗衡美國及西方國家。兩國元首聯袂出席開幕式的中俄「海上聯合」大規模軍演,長達七天且初步達到戰役級別規模,被認為是世界軍演史上前所未有。
兩國雖多次重申聯合軍演不針對第三方,但用意明顯是給他國警示作用。美菲和日本都有相應的演習動作,美國更派出電子偵察機24小時不間斷偵察。當下,中國需要俄羅斯支持的主要是針對美日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中國目前雖沒有收復釣魚島的計劃,但是北京一定鞏固中日釣魚島「共同執法」的新現狀,存有擦槍走火的機會。俄羅斯軍艦與中國軍艦並肩游弋,以此形成中俄VS美日的格局。有日本媒體稱,中俄軍演是對美日發出信號:中國完全有能力保衛領土,包括釣魚島,在姿態上也是中俄握手的高調表現。
中國不走「一邊倒」路線
中國本來就對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意圖一直保持清醒頭腦,偏偏美國近期露骨慫恿日本、越南和菲律賓發難。因此,俄羅斯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俄羅斯,成為顯淺的邏輯。近期中俄發表聯合聲明稱,雙方將不斷擴大和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把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推向更高水平。以此看,中俄的戰略夥伴關係亦是利益所需,志同道合走向一起。但亦因利益所在,難免有博弈取捨,北京更需考慮如何在日後中俄關係中,把持對等的利益相連。
新安全觀,放之全球而皆準,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亦可是加強對話、信任與協作。在西方看來,中俄已達致「聯盟」關係,但中國絕不放棄和美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更不重蹈覆轍走「一邊倒」路線。美俄就烏克蘭危機鬧僵之後,短期內相互靠近的機會並不大,反而都極力拉攏中國,盡量延長利益鏈。而中美關係,大環境下沒有對抗衝突、傷己傷彼的缺口。
習近平在亞信峰會提出可持續安全觀,耳目一新。通過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安全提供基礎,而可持續安全為地區發展提供條件。中美俄若保持穩定三角關係,亦能減少兩兩摩擦的機會,維護戰後秩序。
|